導讀:近日,有網友在社交平臺發帖稱,自己在上海某商場一家店鋪購買了兩顆話梅。小票顯示,這兩顆話梅重量為16克,價格為51.2元,每克售價為3.2...
近日,有網友在社交平臺發帖稱,自己在上海某商場一家店鋪購買了兩顆話梅。小票顯示,這兩顆話梅重量為16克,價格為51.2元,每克售價為3.2元,一斤售價高達1600元。該網友的購物經歷引發熱議,不少網友表示,“兩顆話梅51.2元,確實吃不起。”
12月27日下午,該店鋪工作人員告訴奇聞事件記者,雖然價格較貴,但很多顧客都屬于回頭客,指名道姓就要這種1600一斤的“特選話梅王”,當天有人一次性買了兩斤。商場工作人員表示,這家店鋪已經開了好幾年,經歷過一次改名,不清楚平時銷售情況。市場監督管理部門工作人員表示,食品屬于市場調節價,商家可以自行設定價格。
發帖網友表示,購買話梅的是她朋友,“兩顆話梅51.2元,還有更離譜的物價嗎?”圖片顯示,一個塑料袋里裝著兩顆話梅。旁邊的小票顯示,消費時間為住今年12月26日中午,地點為上海市普陀區環球港商場,“單價3.20(元),數量16克,價格51.20(元)。”截至28日中午,這條帖子已獲得近1800次點贊,留言超過2700條。不少網友表示,“什么神仙話梅啊,按克賣”“我的天,是我吃不起的東西”“吃了可以延年益壽嗎”……
奇聞事件記者嘗試通過私信聯系該網友,但未獲回應。有網友留言表示,這是環球港商場內的“上幺海鳳”商鋪,并表示現已改名為“香港話梅大王”。隨后,記者在該社交平臺搜索發現,不少網友都表示曾“踩坑”:一名網友本月初發帖稱,她當時在同名店鋪買了一顆較大的話梅,結賬時發現要57元。
奇聞事件地圖顯示,上海市共有6家“香港話梅大王”,分別位于黃浦區、普陀區、浦東新區等地。網友曬出的圖片和小票顯示,這幾家店鋪內最受關注的“特選話梅王”,售價均為160元/50克。對此有網友表示,這樣的標注容易造成誤會,“乍一看以為是一斤160元。”
12月27日,奇聞事件記者在大眾點評APP上搜索發現,環球港商場內的確有一家名為“香港話梅大王”的店鋪。大眾點評網該商家頁面的評論區,很多網友專程前來評論,表示被1600一斤的話梅價格所震驚。記者搜索發現,今年2月底,奇聞事件記者曾實地探訪過某家“香港話梅大王”,購買了3個“特選話梅王”,共花費64元。當時售貨員介紹,話梅王是所有話梅里最貴的,“用9年的老梅子做的,制作的方法、工藝不一樣,吃起來肉的緊實度也不一樣……個頭也大,一顆頂其他牌子的話梅四五顆。”
12月27日下午,奇聞事件記者通過電話聯系了“香港話梅大王”環球港店。一名工作人員表示,店里的特選話梅王之所以賣1600一斤,是因為制作過程比較繁瑣,“梅子都是手工一個一個挑的,每個梅子表皮光滑,外觀不能有坑,原材料用得比較好。”對于話梅王的銷量,該工作人員表示,“很多人就是沖著話梅王來的,感覺比我都懂,也有顧客是好奇才買的。”對于話梅王的用途,她表示,除了直接吃,泡酒和泡水都可以,“一個客戶是買回家泡紅酒喝的,剛才來了一個買了兩斤的顧客,是我們老客戶了。來的時候,直接點名要話梅王。”對于網友擔心話梅太貴稱完后放棄支付的情況,該工作人員稱還沒有遇到過,“事先我都會講明白價錢,是160元一兩,但遇到最多的回答都是‘我們知道’。”
隨后,奇聞事件記者通過電話咨詢了環球港商場工作人員。據其介紹,這家店鋪確實有一些很貴的話梅,但不太清楚銷售情況,“也可能是換過老板,位置還是那個位置。”
話梅1600元一斤的售價是否太貴?店鋪內標注的價格均為50克售價,是否有誤導消費者的嫌疑?由于地圖顯示上海有多家“香港話梅大王”,奇聞事件記者通過電話咨詢了一家店鋪所在的上海某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工作人員表示,“食品是完全的市場調節價,政府部門不干預,(商家)自行定價。”另外,對于商品標簽上的售價為50克售價一事,該工作人員表示,“這方面也是沒有相關規定,只要寫清楚明確告訴你(價格),那就不違法。”奇聞事件記者多次嘗試聯系環球港商場所在的普陀區長風市場監督管理所,但未獲回應。
據奇聞事件此前報道,對于“天價話梅”一事,業內人士表示,商品定價是市場行為。換句話說,只要明碼標價,計價秤符合國家強制標準,沒有缺斤少兩,就不能強制叫停。而稱重類的果脯,因為自身水分含量、果實有核等各種原因,往往看著不多,稱著不少,付款時很貴。另據中新網今年2月報道,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劉俊海表示,明碼定價并不是“擋箭牌”,定價時要考慮商品實際價值,不可隨意定價,損害消費者公平交易權。至于消費者,也要“睜大眼睛,看好錢袋子”。
上一篇:小伙娶領導女兒因觀念差距大閃離
下一篇:最后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