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相信大家都有在網上購物的經歷,由于網絡信息虛幻,很多顧客會發現購買的商品與實際的商品差異較大,有的重量與實際不符,有的顏色有色差,...
相信大家都有在網上購物的經歷,由于網絡信息虛幻,很多顧客會發現購買的商品與實際的商品差異較大,有的重量與實際不符,有的顏色有色差,有的長短與圖片描述上有差距!
近日,黑龍江的顏女士網購了一款500克的瓜子,收到商品之后稱重發現,到手一袋472克。最讓人生氣的就是,一個在包裝里面還含有一個鐵一般的干燥劑,僅僅干燥劑的重量就達到了167克。也就意味著500克的瓜子實際凈含量只有304.8克,短斤少兩了近40%。
其實這樣的事件不在少數,某測評博主就曾就此包裝的商品做過一個測評,該博主分別購買了兩包相同規格的瓜子,均為500克,但是實際稱重兩包的重量是,472.4克和475.5克,但是兩包瓜子干燥劑重量分別是61.3克和63克。同時,從包裝上來看,標有“精選干果”“一起ROCK一起嗨”,通過電商平臺搜索該店鋪,也發現很多關于對瓜子重量的差評,“不良商家,500克的南瓜子,干燥劑151”,從評論配圖來看,干燥劑的重量為151.5克。
有記者就打電話詢問了銷售該瓜子的店鋪,工作人員對此的回復是,“之前是有干燥劑,克數重。現在發的,沒有干燥劑了。”記者再次詢問了生產的廠商,廠商則否認是他們是他們生產的。那么對于這種情況,商家是否屬于侵犯了消費者的權益?商家的行為是否涉嫌缺斤短兩呢?面對這種情況,消費者應該如何維權呢?對此,有律師分析稱,瓜子這類定量包裝商品,500克允許短缺量是15克以下,所以顏女士等多名消費者遇到的情況,是明顯的短斤少兩行為。短斤少兩屬于欺詐,那么消費者可以向平臺或者相關部門投訴,從而維護自身的權益!
隨著網購越來越發達,很多人都喜歡在網上消費,一來種類豐富,二來價格便宜,但是也存在很多商家為了吸引顧客,故意夸大產品的質量或者效果,消費者在看到商品的宣傳之后十分滿意,便下了單。等到收到貨之后才發現,原理商品并非想象的那么好,要么色差大,要么質量與宣傳嚴重不符,有的商品在未拆封的情況下可以直接退貨,有的商品經過洗滌或者使用之后,商家拒絕退款!
那么在這種情況下,消費者就可以向相關部門投訴,并且整理好相關的證據,從而維護自身的權益!
下一篇:最后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