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12月24日,安徽天長市(滁州市代管縣級市)一項內城河綜合治理工程的招投標被質疑為蘿卜招標。投標者之一的李達(化名)在網絡發文稱,這項最高...
12月24日,安徽天長市(滁州市代管縣級市)一項內城河綜合治理工程的招投標被質疑為“蘿卜招標”。投標者之一的李達(化名)在網絡發文稱,這項最高總限價6.65億元的工程,被拆分為主體工程和運維工程分別報價,其中運維工程最高限價約1400萬元。
“報價環節之前,中標單位的分數在7家公司中倒數第二。最后運維工程報價中,憑借300萬元的報價拿下單項滿分,把總分排名拉升到第一之后中標。”李達認為,這個超低的報價已低于工程成本價,實際無法完成對應的工程,“大家的平均值是866萬,正常情況下沒人敢這樣報價。”
12月25日,招標人之一的天長市重點工程管理處工作人員回復封面新聞記者,招投標是公平公開公正的,具體業務問題,需要協調業務科室回復。
隨后,招標代理公司給記者打來電話,詳細解釋了招標情況,“招標是按規定流程進行,接到質疑后評審委員會進行了復核確認。”
300萬元報價拿下1400萬招標項目滿分
總分逆轉中標5.17億總工程
李達介紹,2023年9月份,天長市住建局、市重點工程管理辦公室聯合發布招標,對天長市內城河水環境進行綜合治理。項目總投資約6.65億元,資金來源為專項債資金和中央水污染防治資金。項目包括控源截污、生態修復、智慧監管、管網改造及其中三項工程的運維項目,通過綜合評分方式確定中標人。
招標公告顯示,招標分為資信評審(12分)、技術評審(15分)、商務評審(73分)三個環節,其中商務評審又被分為工程報價評分和運維報價評分,運維報價中報價最低的獲得3分滿分。
李達介紹,進入有效環節的投標單位共14家,其中包括中建三局、中鐵十二局、中鐵二十三局等多家國字頭企業。“前兩個打分項,主要是審核投標人資質、技術、項目方案。淘汰7家,另外7家入圍最后報價環節。”
李達提供的《評標情況一覽表》顯示,在報價環節之前,中交上海航道局、中鐵二十三局、中鐵十二局總分位列第一、第二、第三,安徽一家企業和一家國字頭企業位列第六、第七。
工程報價打分之后,安徽企業和這家國字頭企業分數上升,成為第二和第一,中鐵十二局依舊是第三名。運維報價評分中,安徽企業拿到3分滿分,國字頭企業拿到2.87分,中鐵十三局拿到2.63分。至此,安徽企業以總分高于第二名、第三名0.07分和0.45分,排名總分第一。
李達介紹,這家安徽企業最終總報價為5.17億元,拿下滿分的運維報價為300萬元;第二名的國字頭企業總報價5.21億元,運維報價502萬元;中鐵十二局總報價5.31億元,運維報價860萬元。其他幾家入圍企業,運維工程報價則在1000萬元以上。
“資信和技術評分環節它倒數第二,主體工程報價得分也只排第二名,最后運維工程報價后,以0.07分微弱優勢拿下全盤。”李達介紹,招標方在10月20日發布中標公示,安徽這家企業以上述報價中標總體工程。
300萬報價被質疑無法完成實際工程
需提供材料證明履行能力
李達稱,中標人的報價違反實際情況且違反了招標公告要求。公示出爐后,他曾實名向招標方表達質疑,認為中標人存在違規情況,“但被告知招標合規,中標有效,沒針對疑問詳細回復。”
“招標公告條款規定,投標報價低于有效投標報價平均值10%以上的,會被重點評審后判定是否低于工程成本。低于工程成本的直接出局。”李達解釋說,運維工程最高限價1400萬,是經過實際核算后給出的一個空間,報價可以低于它,但要達到順利完成工程的數額,不然即便拿到標的,進入施工程序會后患無窮,這也是為什么招標方都會經過核算給出最高價作為參考的原因。他認為,300萬元無法完成這項1400萬元的工程。
在招標文件中,封面新聞記者確實看到有關于報價限制的條款。其中,除了要求報價不低于有效報價平均值10%以上,還要求人工單價不能低于招標人最高限價中的人工單價,另外對其他各種費用也都做了規定。
對于被認定為“異常低價”的,需要投標人作出說明,并提供降低工程造價的相關證明資料,同時提供關于合同履行能力及工程質量安全控制的承諾。
李達介紹,招標方向每家投標人發放了詳細拆分后的費用限價表。其中,運維工程部分,包含人工定額費用284萬元,不可競爭費、安全文明施工費共188.6萬元。“別的雜費可以優化節省,這三項都是不能壓縮的。它的300萬怎么可能支付這些費用?按規定,他要提供證明材料,證明300萬可以完成這項工程,那他提供了什么材料?”
官方回應“蘿卜招標”質疑:
招標經復核無誤 質疑者對招標文件理解有偏差
李達認為,上述報價策略是招投標雙方默認的操作,就是為了最后環節拿下滿分確保拿下全部項目,這次招標疑似是“蘿卜招標”。
12月25日,封面新聞記者聯系招標人天長市重點工程管理處(簡稱管理處),工作人員記錄下記者信息后稱:“不止你一個人來問過。這次招標是公平公正公開的,是在招標管理部門監管下進行的。具體細節問題需要業務科室回復。”
隨后,記者接到招標方委托的招標代理公司電話。工作人員趙先生介紹,招標文件中關于“成本價”“不得低于人工單價”“不得低于平均報價的10%以上”的條款,針對的是總體工程數據,不針對工程運維部分,“一些投標人可能對文件理解有偏差。”
李達提供的工程運維最高限價表中,運維部分約1400萬元被分為三大項7小項,其中定額人工費、定額機械費、綜合費合計1166萬多元,措施項目費14萬多元,不可競爭費和安全文明施工費共計188.6萬多元。趙先生介紹,上述項目中的188.6萬元是不可下調費用,人工單價160元不可下調,其他費用都可以根據實際情況調整。“人工單價固定,但工人人數減少,人工總費用就減少;措施項目費費率固定,但報價總價減少,乘以費率得到的費用也會減少。”
記者詢問,300萬報價中刨除不可調整的188.6萬元,剩下111.4萬元要分攤到人工費、機械費、綜合費、項目措施費4項花銷中,是否可以實現?
趙先生表示,中標者以折扣價從供應商處獲得物料供應,所以報價比其他投標者低,“他提供了材料證明履約能力,承諾工程質量,通過了評審委員會經過復核評審。”
上一篇:多地發布醫藥代表接待規范
下一篇:最后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