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近年來,中國老年群體的養老需求呈多元化趨勢,老齡產業的業態不斷豐富,我國基本養老服務體系建設進入了全面推進的新階段。11月17日,為期...
近年來,中國老年群體的養老需求呈多元化趨勢,老齡產業的業態不斷豐富,我國基本養老服務體系建設進入了全面推進的新階段。
11月17日,為期三天的第九屆中國國際老齡產業博覽會在廣州保利世貿博覽館正式拉開帷幕,在博覽會開幕當天舉行的2023中國國際老齡產業高峰論壇上,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社會發展司副司長、一級巡視員郝福慶表示,去年我國60歲以上的老年人2.8億,占比達到了19.8%,今年會超過20%,這意味著進入到中度老齡化階段,未來還會加速發展,到本世紀中葉可能會有5億老年人,未來銀發經濟具有廣闊的市場空間。
郝福慶分析,在消費升級牽引方面,我國銀發經濟消費基礎扎實,潛力巨大。現在消費已經從過去的“有沒有”轉向“好不好”,新一代老年人消費觀念更新、能力增強。此外,進入長壽時代,消費周期也在延長。
復旦大學老齡研究院副院長吳玉韶在高峰論壇上介紹,根據復旦老齡院課題組預測,在人均消費水平中等增長速度背景下,2035年,中國銀發經濟規模達19.1萬億元,占總消費比重為27.8%,占GDP比重為9.6%;2050年銀發經濟規模為49.9萬億元,占總消費比重為35.1%,占GDP比重為12.5%。
吳玉韶認為,老齡社會是全新的社會形態,今后幾乎所有產業都要面向老齡化做細分。要做精準的人群、需求細分,做專業化、連鎖化服務供需對接。
在居住領域,當前存量的房子需要適老化改造,而新的一手房也需要更多考慮如何適應老年人的居住。貝殼研究院高級分析師閆金強表示,在老齡化社會加速到來及政府宏觀政策指引的客觀前提下,住房的適老化改造必將成為新的風口,與此相關的產業鏈上下游,也將迎來新的增長點。
根據此前貝殼研究院美好生活研究中心聯合和君康養事業部、安馨康養集團發布的《2022中國家庭適老化環境與未來趨勢報告》,調研結果顯示,大部分老人偏愛“一碗湯的距離”——即希望住在子女附近,但又不需要住在一個屋檐下。其實“同一社區”居住,可以兼顧老人們“獨自居住”自由,又可以方便獲得子女們關懷和照顧。
上一篇:女子夢見丈夫出軌調查發現是真的
下一篇:最后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