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隨著以軍與哈馬斯的交火持續,國際社會對于人口密集的加沙地區是否會因此出現嚴重的平民傷亡而擔憂不已。路透社13日稱,人權觀察組織發布的...
隨著以軍與哈馬斯的交火持續,國際社會對于人口密集的加沙地區是否會因此出現嚴重的平民傷亡而擔憂不已。路透社13日稱,人權觀察組織發布的最新報告顯示,以軍在加沙和黎巴嫩的軍事行動中使用了白磷彈,這會使當地平民長期面臨風險。而以色列則對此予以否認。
報道稱,人權觀察組織核實了10月10日和11日分別在黎巴嫩和加沙拍攝的多段視頻,視頻顯示在加沙港口和以色列-黎巴嫩邊境的兩個農村地區多次遭到155毫米白磷炮彈襲擊。同時電話采訪的現場人員也報告說“聞到濃郁的大蒜味道”,這是白磷彈的典型特征。報道描述稱,白磷彈可用于標記、發出信號和戰場煙幕遮擋,也可作為縱火焚燒人員和物體的武器。據介紹,白磷暴露于大氣中時會持續燃燒,產生815攝氏度的高溫和有毒煙霧。一旦與人體接觸,它會導致嚴重燒傷和化學傷害。由于白磷沾到皮膚上很難及時去除,燃燒溫度又高,可以一直把人的軟組織燒盡,然后深入到骨頭,同時散發出對眼鼻具有極大刺激作用的煙霧。如果傷口清理不干凈,它還可能進入血液,導致多器官衰竭。甚至在重新包扎傷口時,殘留的白磷也可能會再次自燃。即便是那些幸存者,白磷彈帶來的傷害往往也會造成他們身體殘疾。人權觀察組織警告說,加沙是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的地區之一,在加沙使用白磷彈加劇了平民面臨的風險,違反了國際法中禁止將平民置于不必要風險中的規定。
以軍此前多次被指控在襲擊時使用白磷彈。黎巴嫩和伊朗媒體9日稱,以軍在加沙地帶北部人口稠密地區使用白磷彈。當地居民報告稱,以軍襲擊后空氣中存在強烈的白磷氣味。巴勒斯坦外交部10日在社交媒體上表示,以色列在對加沙地區的襲擊中使用了白磷彈。但以色列駐俄大使亞歷山大·本·茲維對此表示,以軍未使用白磷彈,有關指控“純粹是無稽之談”。路透社13日的報道稱,以色列軍方表示,“目前不知道在加沙使用了含有白磷的武器。”但以軍沒有對人權觀察組織關于以軍在黎巴嫩使用白磷彈的指控發表評論。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13日在例行記者會上對此表示,“中方注意到相關的報道。我們反對任何違反國際法傷害平民的行為,中方呼吁各方采取克制態度,盡快實現現地局勢降溫,防止戰火進一步擴大。”
上一篇:直擊加沙遭炮擊現場 造成多人傷亡
下一篇:最后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