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最近綜藝節目《乘風破浪的姐姐》獨得網絡關注,自帶光環、個性迥異的姐姐們在舞臺上大放異彩,引發大眾的熱烈討論。人們總是對美人多有關注
最近綜藝節目《乘風破浪的姐姐》獨得網絡關注,自帶光環、個性迥異的姐姐們在舞臺上大放異彩,引發大眾的熱烈討論。
人們總是對美人多有關注。歷史上,人們自發地就為那些美人姐姐組成了女團,王、楊、西、貂四大傳統美人就不說了,還有拆分的環肥燕瘦組、沉魚落雁組,青樓名妓組、二喬組、金陵十三釵組等等。
不過我們今天不說這些以美貌和風流韻事聞名的姐姐,而為大家介紹一下歷史上非常有個性的姐姐們。
01
首屆太后羋八子
戰國是群雄并起的時代,羋八子能在人們的印象中占得一席歸功于電視劇《羋月傳》的播出,不過歷史上的羋八子可不是周旋于男人間的多情客。
羋八子是戰國時期秦惠文王的姬妾,然而她是中國歷史上后妃掌政的鼻祖,甚至“太后”這個稱號都是從她開始的。《史記·秦本紀》曰:“昭王母羋氏,號宣太后。王母于是始以為稱。”
電視劇《大秦帝國》中的宣太后
執政止于掌權那都算不上執政,羋八子可是青史留名的人物,她的執政可不是鬧著玩的。她掌權時期,國家關系玩得超溜,避免了秦國不必要的損耗,更為秦國解決了西邊的義渠之患,相當于為之后秦兼并六國去掉一個后顧之憂。總結下來,比相當一部分秦王還要牛。
02
政治首腦呂雉
呂雉呂太后也是玩政治的好手。
呂雉,字娥姁,漢高祖劉邦的妻子。呂雉與劉邦相識于微末之時,最開始,她也是相當傳統的那種好妻子,秀外慧中,賢惠至極,隨劉邦顛沛流離也毫無怨言。魯迅先生說: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滅亡。大概是劉邦稱帝后納美人、改太子的行為刺激到了她,于是,一代政治女首腦爆發了。
清 姚文翰《歷代帝王真像》 漢高祖劉邦
呂雉深諳趁你病要你命的道理,趁著劉邦病重之時排除異己、樹立權威,等到劉邦病逝,她的政治生涯就開始了。呂雉的政治成就是沿襲了“與民休息”的國策,為“文景之治”奠定了基礎,連司馬遷都肯定她的政治能力,將她列入《帝王本紀》。
然而我們應該看到的不僅僅是她出色的政治能力,更是她人到中年,仍舊敢于突破和改變的勇氣,和命運自主的魄力。
03
關系平等劉楚玉
山陰公主劉楚玉,南朝宋孝武帝劉駿的女兒,廢帝劉子業的姐姐。
山陰公主可謂是封建社會要求男女關系平等的第一人。她與弟弟劉子業關系非常好,劉子業繼任帝位后,曾對劉子業說:“妾與陛下,男女雖殊,俱托體先帝。陛下六宮萬數,而妾惟駙馬一人,事太不均。”
魏晉南北朝時期的貴族女性
意思是,我和你雖然有男女的差別吧,但都是一個爹生出來的,你的六宮粉黛有上萬人,我卻只有一個駙馬,這也太不公平了。于是劉子業就為這個長公主姐姐準備了三十個面首,即面貌、頭發都漂亮的美男子,面首指代男寵也是由此而來。
04
巾幗將軍李娘子
唐高祖李淵的女兒平陽公主,民間稱李娘子。在李淵建立唐朝的大業中,李娘子功不可沒。
她為父親招募了大批兵馬,并收服了當時最大的一支起義軍——胡商何潘仁及其手下數萬人,以女子之身為軍隊主帥,令行禁止,深受百姓擁護。她為李淵打下關中大片土地,留下著名的“李娘子鎮守娘子關”,實則當時李家大本營山西的娘子關之名也來自于她的“娘子軍”。
刺繡 李娘子鎮守娘子關
《新唐書》有載:“乃申法誓眾,禁剽奪,遠近咸附,勒兵七萬,威振關中。”足可見李娘子之威信。
李娘子是唐朝第一位死后賜予謚號的公主,也是中國封建史上唯一一個采用軍禮殯葬的女子。她不仰仗父輩兄弟和丈夫兒子,能擋百萬雄兵于陣前,真正的巾幗不讓須眉。
05
一代女皇武則天
武則天之名自不必多說。她是中國歷史上唯一的正統女皇帝,與漢朝呂后并稱為“呂武”;她奠定了中國最重要的選拔制度——科舉,政啟開元,治宏貞觀,實打實地為唐朝的發展作出了貢獻。
武則天 《升仙太子碑》
武則天不僅政事了得,還多才多藝。
她精通史籍詩文,《全唐詩》中收錄有她的詩46首;她酷愛樂舞,編撰了大量雅樂作品,對唐代音樂文化的繁盛發展作出了巨大的貢獻;于書法一道也頗有成就,尤其精于飛白書和行、草書,她的《升仙太子碑》被歷代書法愛好者視為書法藝術珍品。
06
當斷則斷李清照
李清照是中國著名的女詞人,婉約詞派的代表人物,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稱。
我們要說的既不是她的詞,也不是她與丈夫趙明誠的伉儷情深,而是她的遇人不淑。世人皆知,李清照與第一任丈夫趙明誠琴瑟和鳴、恩愛至極,而在趙明誠去世后,李清照還有過一段婚姻。
宋代仕女形象
李清照的第二任丈夫張汝舟實非君子,他不僅覬覦李清照的金石收藏與財物,還營私舞弊、虛報舉數騙取官職,甚至對李清照家暴,李清照難以忍受,便舉報張汝舟訴訟離婚。然而根據宋代的法律,妻子告丈夫是要坐牢的,3年有期徒刑明明白白,盡管如此,李清照仍舊完成了對張汝舟的訴訟。
人們總說,李清照是閨閣詞人,明里暗里是對她女性身份的惋惜,然而面對所托非人的境地,她毅然決然狀告張汝舟,這等風骨,又有多少君子可及?
乘風破浪的姐姐所展現的不僅是她們的才藝和魅力,更是女性的自我認同,她們自由、獨立而有魅力,打破了人們一貫對于女性和年齡的偏見,歷史從不缺乏自由獨立的女性,而時至今日,這仍舊是大多數中國女性所缺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