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國務院新聞辦昨天舉行吹風會,邀請國家衛健委相關負責人和專家,向中外記者介紹了當前我國新冠疫情防控的相關情況。吹風會上,中國疾控中心
國務院新聞辦昨天舉行吹風會,邀請國家衛健委相關負責人和專家,向中外記者介紹了當前我國新冠疫情防控的相關情況。吹風會上,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表示:目前,中國的新冠疫情處在高位流行,但各省份進入的流行階段不同。吳尊友介紹:像京津冀、成渝地區、華中部分省份,疫情發展相對比較早,目前可能流行的高峰時期都已經過去。重慶、安徽、上海、湖北、湖南等省市疫情正在高位流行階段。河南、吉林、福建等省份疫情發展速度也比較快。
吳尊友同時還表示:總體來看大中城市由于人口多,人口密集,疫情發展的速度相對比較快,中小城市,縣城,農村疫情發展相對滯后,專家根據搜集到的疫情信息綜合研判,中國的春運會有大量的人員流動,使得疫情可能會更加復雜,所以各地都在認真做好,關于疫情信息的監測,分析,研判,盡最大限度把流行高峰帶來的影響給它削弱。
而針對當前中國是否低估新冠死亡人數的問題,國家衛健委新冠疫情應對領導小組專家組組長梁萬年對此說到:從公共衛生角度來看,在疫情流行和快速傳播期,很難準確判斷有多少病死率、死亡率,只有疫情周期過去后,才能比較精準地判斷,現階段應把防重癥、防病亡放在優先位置。在談及中國是否會調整新冠死亡病例判定標準。
國家衛健委醫政司司長焦雅輝也表示:全球現在對新冠死亡的判定標準主要分為兩大類,一大類是感染新冠病毒后核酸陽性,由新冠病毒引發呼吸衰竭,直接導致死亡,判定為新冠死亡,還有一類,感染新冠病毒以后,在感染后28天之內全口徑的死亡,都計入新冠死亡,中國從2020年以來,一直采取第一類死亡判定標準。
焦雅輝還說道:中國一直堅持實事求是、公開透明的原則公開死亡和重癥病例信息,未來將繼續秉持這一原則。
針對中國疫情防控是否放開太快的問題,梁萬年表示,中國疫情防控政策調整是基于對病原體和疾病的認識、人群免疫水平和衛生健康系統抵抗能力、社會公共衛生干預措施三者的判斷,現在的調整是恰當的、科學的,也是依法的,符合中國防控實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