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近期,隨著新冠感染人數上升,越來越多的感染者開始在社交平臺上分享自己的患病經歷。有網友調侃,一時之間,親朋好友間的經典開場白,已經
近期,隨著新冠感染人數上升,越來越多的感染者開始在社交平臺上分享自己的患病經歷。有網友調侃,一時之間,親朋好友間的經典開場白,已經從“吃了嗎”變成“‘陽’了嗎”。
與此同時,“目前還沒陽性的人的工作狀態”“你是還沒陽過的天選打工人嗎”“決賽圈”等話題,在近日相繼登上熱搜。大環境之下,那些“天選之子”是如何挺進防疫“決賽圈”的?期間的心態又如何?
12月23日,海報新聞記者采訪了多位尚未感染新冠的人。他們當中,有人親歷室友“陽轉陰”全程,有人從“幻陽”到心態平穩,有人被“陽康”同事集體保護,有人66歲始終牢記“做自己健康的第一責任人”。
親歷室友“陽轉陰”全程,自己至今未“陽”
人物:布布,27歲
在一個周六的晚上,布布得知,與她合租的室友突然發燒了。當時她的第一反應就是:“室友是不是‘陽’了?”
詢問過后,布布立馬跑到住址附近的藥店幫室友買藥,結果到了藥店才發現,退燒藥、溫度計早已銷售一空。最后,在大夫的推薦下,布布順利買到了部分感冒藥、消炎藥和酒精。
“等我回到家后,我就把藥放到了室友臥室的門口,她也是等我回到自己臥室后,才出來拿的藥,這個過程我們是沒有接觸的。”那個晚上,布布和室友心照不宣,似乎都在小心翼翼的等待一個“宣判”。
8點46分,布布的室友發微信告訴她,抗原檢測結果出來了,確實是“陽”了。既然結果已成定局,布布能做的就是將緊張化為平靜,在能力范圍內盡量做好防護。
因為是合租,她們需要共用一個衛生間。室友感染新冠以后,布布每次去到房間內的公共區域,都會戴著口罩,并將接觸位置進行消毒。
布布隨身攜帶的各類防疫物品
“就拿去衛生間來說,我在出臥室門前,會先戴好口罩,準備好消毒噴霧、酒精濕巾和紙巾。”布布說,她去衛生間時,會先對門把手進行消毒,然后再開門;進入衛生間后,再將內側門把手、水龍頭開關、洗手池、馬桶沖水按鈕、馬桶蓋等依次進行消毒;打開馬桶蓋后,也會先給馬桶圈消毒,再用酒精濕巾和紙巾擦拭。以上步驟,每次去衛生間都是如此。
與此同時,布布在出門時,也會隨身攜帶消毒噴霧、免洗消毒凝膠、酒精濕巾和紙巾。在公共區域接觸門把手、電梯按鈕前,會先消毒,接觸以后再用免洗消毒凝膠擦拭手部。“現在病毒傳染性這么強,醫務工作者們的壓力也很大,我們還是要盡可能地做好防護措施,避免所謂的‘早陽’。”
就這樣,一周之后,室友已經“陽康”,布布則一直未“陽”。“我現在已經是朋友們眼中的‘天選打工人’了。”布布說。
不以“陰著”為榮,保持好心態很重要
人物:陳希,30歲
當陳希了得知周圍有很多人都“陽”了的時候,得過一段時間“幻陽癥”。“比如說,我每周都會去健身房,當我健完身第二天渾身疼的時候就在想:完了,我是不是‘陽’了?然后趕緊測體溫,結果發現沒發燒,過了半天才意識到,疼的地方其實是鍛煉的部位。”
不過,陳希地這種“幻陽癥”,過了一周就逐漸消失了。“因為我看到,越來越多的人會在各種群里或者朋友圈里交流病情,讓我也了解了‘陽’了之后都會有哪些癥狀,我就會去對癥。這樣一來,心態也就慢慢地放平了。”
“我覺得還是要有正常的生活,畢竟不可能天天都待在家里,完全不接觸外界。所以,該出門就出門,該防護就防護,如果要去有風險的地方,那就好好判斷一下,自己是否能夠承擔這些風險。”逛超市、看電影、堂食、健身、遛狗……經歷了一周的“幻陽期”,陳希逐漸恢復到了平日生活的狀態。
“但是,我肯定還是會在做好各類防護措施的情況下,去完成這些事的。”比如,陳希在健身時會全程佩戴口罩,堂食前會先看一下店內就餐的人數,觀影時會挑選周圍沒人的座位,進入家門后會將衣物全面消毒,取完外賣和快遞也會全面消毒后才入戶。
觀影時,陳希會挑選周圍沒人的座位
“我沒喝過網上推薦的那些有關防疫的‘網紅’產品,我覺得最好的就是放平心態,要正確對待‘陽了’這件事,心里不必太過恐慌。并且,我們也不要以‘陰著’為榮,畢竟誰也不想‘陽’。”陳希覺得,除了平時多注意防護,保持好的心態也同等重要。
憑借自己獲取的信息,陳希還用了兩天時間,去跟老家的長輩普及防疫知識,讓他們對疫情有一個正確的認知,并在不恐慌的情況下適當購買相應的藥品。“我在半個多月前就跟家里人說這件事,告訴他們現在的大環境是怎樣的、我們正在經歷什么、相應的政策是什么、個人應該做哪些準備等,其實就是想讓他們正確對待疫情,要有健康的心態,不要太過恐慌。”
除此外,與陳希一起生活的室友吳菲菲,也成為了“天選之子”。吳菲菲所在的部門共20人,除了她,其他同事已全部感染新冠,甚至有的已經“陽康”。
“她的同事們也比較保護他,因為整個部門就只有她一個人是‘陰著’的了,如果有比較緊急的事情需要去公司的話,那些‘陽康’的同事就主動去,保護她挺進‘決賽圈’。”陳希說。
我就記住一句話:做自己健康的第一責任人
人物:閑人張姥姥,66歲
“最近變化太快了,身邊很多人都打來電話告訴我,他們‘陽’了,并問我有沒有‘陽’。大家放心,我目前還是‘陰著’的。”閑人張姥姥說,自己年齡大了,還患有高血壓等基礎病,感染新冠的風險相對較高,所以在防護方面也格外小心。
“對于老年人來講,能晚‘陽’一天就晚‘陽’一天,我們首先要保證的,就是心情舒暢。”在飲食方面,閑人張姥姥表示,自己每天會注意多喝水,多攝入新鮮的水果、蔬菜、蛋類和瘦肉,還會保證有充足的睡眠。
閑人張姥姥表示,自己每天都會注意多喝水
與此同時,閑人張姥姥一直都有一個習慣,那就是每天都要步行7000至8000步。但是,現在正處于特殊時期,想要出門散步又擔心與人接觸時,該怎么辦呢?對此,她自己總結了一套方法。“現在出來遛彎,一定要選擇人少的時間段,比如說中午或者晚上。同時,盡量去沒有人的地方,一旦遇上熟人,就用手勢替代語言打招呼。”
閑人張姥姥說,如果自己平時沒有其他事情,會盡量壓縮外出的次數,出一次門就會把所有要出去辦的事情全部辦完,比如倒垃圾、取快遞、買菜可以一次完成。“我就記住一句話,做自己健康的第一責任人。”閑人張姥姥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