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據央廣網報道,12月中旬,遼寧本溪先后下了兩場大雪,市區總降雪量達到14.6毫米,路面積雪比較嚴重,市民出行受到影響。然而,當地環衛作業...
據央廣網報道,12月中旬,遼寧本溪先后下了兩場大雪,市區總降雪量達到14.6毫米,路面積雪比較嚴重,市民出行受到影響。然而,當地環衛作業不僅除雪工作開展緩慢,該市明山區還發布通知,要求區內商戶在24小時內清除門前積雪,否則將實施處罰。這一強硬態度引起當地居民更多不滿。(此前報道>>>)
“央廣網評”認為:此次事件提醒當地乃至各地,城市服務不僅關系到千家萬戶的日常生活,還關系到城市的正常運轉,必須高度重視、認真做好,絲毫疏忽不得。特別是眼下正值歲末年終,多地正面臨降溫、降雪天氣,城市能源、電力、生活物資、醫療服務等保障和道路除雪等應急服務至關重要。各地各有關部門要守土有責、守土盡責,用細致周到的服務和有序高效的管理,確保群眾安全溫暖過冬、過年,切不可因保障不力導致群眾心生不滿。(詳情>>>)
27日,本溪日報發布文章回應此事。
回應分為三個方面:
首先,對雪沒有掃干凈致歉,后續保證高效完成除運雪工作。
其次,雪歸誰掃?文章梳理了除運雪工作的細節,以及后續監管和運營的方式。
背景——通過政府采購服務的市場化方式解決城市環衛問題是一種普遍做法,國內部分地區早已推行;
主體——供銷環境科技有限公司,是中國供銷集團旗下全資子公司,是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社屬企業,在全國多地均有環衛市場化特許經營項目。供銷環境本溪公司是其在本溪設立的公司;
程序——供銷環境本溪公司通過公開招投標的方式中標;
內容——考慮環衛作業車輛更新周期(每個周期為8年)、運營收益及付費成本,確定合作期限為3個周期,每年服務費約1.18億元,24年總服務費為28.3億元,包含道路清掃保潔、垃圾收集清運、公廁管理、中轉站運維、冬季除運雪等作業內容,范圍覆蓋平山區(含北臺地區)、溪湖區、明山區的主次干路、街巷路,道路總長566千米,保潔面積929萬平方米,綠化帶撿拾面積237.86萬平方米;實施特許經營后,企業按照車輛、設備折舊年限,分三期累計投入2.38億元,用于購置清掃保潔、垃圾清運、除運雪等車輛、設備及環衛設施建設;
效益——經測算,實施此項改革后,全市道路機械化清掃率將會逐步得到提升,每年可節省財政資金700萬元;
監管——市職能部門對供銷環境本溪公司服務情況進行系統跟進式監督,若達不到服務標準,將進行相應處罰,連續兩個評估期低于規定,解除合同;
未來——運營24年后,該公司將期間投資建設的垃圾轉運站、公廁、垃圾收集容器站點以及車輛裝備等固定資產無償移交給本溪市。
第三,下場雪如何掃?
已約談企業負責人,要求企業快速配足配齊機械設備,增強服務保障能力,及時完成每一場除運雪任務;
市區兩級環衛管理部門已派駐專人深入一線督促指導;
在完成主次干路除運雪工作基礎上,重點加強學校、醫院周邊道路的積雪清除,對停車位較多且積雪清理難度大的街巷路段進行清理,進一步排查清除盲區死角;
優化除運雪重點區域、特殊路段和力量分布,以雪為令,全面做好應對極端天氣的新準備;
按照《本溪市城市除運雪規定》《本溪市“門前五包”管理實施方案》相關規定,各縣區商家業戶、單位簽訂了“門前五包”責任書,包環境衛生、包綠化美化、包市容秩序、包立面整潔、包清雪除冰,履行各自社會責任,提倡共建共治共享,鼓勵大家“各掃門前雪”;
發動廣大志愿者,響應“共掃一城雪,同愛一個家”倡議,發起抵御極端天氣的全民行動。
上一篇:郭剛堂質問人販子:知道我受的苦嗎
下一篇:最后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