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在很多人看來,買菜的快樂在于慢節奏的閑逛。而最近在深圳,北上的港人正體驗著另一種快樂——跨境買菜。深圳超市擠滿港人一箱牛奶重,但便...
在很多人看來,買菜的快樂在于慢節奏的閑逛。而最近在深圳,北上的港人正體驗著另一種快樂——“跨境買菜”。
深圳超市擠滿港人
“一箱牛奶重,但便宜呀,買”,“大閘蟹、海鮮不能帶多,但可以現蒸呀,吃”,“新奇的零食可真不少,買”……在靠近港口的深圳福田山姆、皇庭盒馬和永輝超市,每天都能看到大量港人背著雙肩包推著塞滿的購物車。以至于收納拖車,即港人口中的“戰車”,都快要取代粵語成為辨識港人的標志了。港人北上的消費熱潮,已經蔓延到了深圳人的小區之中。
香港“01”網22日稱,“深圳周末的商場是香港人的”,這句話一點也不夸張,而見識了港人對深圳超市的熱愛后,甚至說“深圳的超市一周七天都是港人的”都不會有人懷疑。住在香港天水圍的一名香港主婦透露,坐港鐵來深圳只要15分鐘,她一個星期就要來兩三次,吃飯、逛街、買菜是必備項目,每次逛山姆超市基本都要花一兩千港元,“新奇好吃的東西太多了,蛋糕、熟食很適合做早餐”。香港市民Gray在社交網站分享稱,他和老婆自從到深圳逛了超市后,就仿佛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一般,第一次掃貨就買了兩個收納箱裝東西,回到香港后,還學會了用App下單,沒隔幾天就在家里收到了來自深圳的送貨。
對于識貨的跨境買菜達人來說,除了超市之外,他們有更好的掃貨去處——農貿批發市場。不少港人在社交平臺上分享他們去深圳福田農批市場買菜的經歷。在距離蓮塘口岸不遠的市場,有著更接地氣的貨品和價格,“這里真的好大,整個市場有3層:一樓是生鮮,二樓是燒臘店,三樓是倉儲批發的地方。水果很便宜,基本每款單價都是10塊錢。買了半只清遠雞和2條蜜汁燒肉,總共才70元”。有人開玩笑說,“我要是香港人,香港賺錢深圳花,花完還剩一大半”,這怎么會不香。
除了生鮮水果,福田農批市場的干貨商鋪也是港人的寶地,“這里有很多干貨店,有些食品香港都沒有,值得花時間好好逛逛。我就買了好多干貨回香港煲湯,比如海底椰干、陳皮、海竹頭石斛、蓮子百合。”一位熱衷北上深圳探店的香港媽媽分享說。
此外,靠近深圳灣口岸的港人也開始了對南山批發市場的探索,有人去了南山市場,還有人去了離深圳灣口岸更近的后海農貿批發市場。當然,到農貿市場掃貨,更考驗買菜人是否識貨,有時候還要和賣菜的商販“斗智斗勇”。
北上成本越來越低
物美價廉無疑是港人跨境買菜的一大主要原因。在香港照顧一家7口的芬姐,總是在把女兒送去幼兒園之后,利用孩子上學的幾個小時北上深圳,在深圳灣超市買夠家里幾天需要的牛奶、飲料和冷凍食品,一個月下來可以省幾千港元。她說,“100多塊錢就能買十幾樣東西,這還是在深圳最貴的區”。還有一些香港的“打工人”表示,在深圳,“橙汁9.5元一大瓶,有機青菜不但新鮮,價格還便宜一半,盒馬的當季大閘蟹108元4個,同樣的價格在香港也就只能買1個”。
還有不少港人是中意內地的服務質量。內地出租車司機在乘客下車時會說“慢走”,路邊攤老板也會殷勤招呼客人等,“享受到更好的服務”。
港人北上買菜也與深港之間越來越低的交通和時間成本有關。自11月1日起,關口取消了“黑碼”,港人過關更便利。港媒近期拍到,每天早上9時許,在距離深圳口岸不過十幾二十分鐘的香港粉嶺、上水巴士站,就有不少主婦排隊上車,直通深圳,車票只需十幾港元,老人更便宜,一次只要2港元。
從深圳往返香港西九龍站的列車每天超過180列,車程僅14分鐘。深港之間一類口岸已達15個,其中包括公路口岸7個。統計顯示,9月以來,港珠澳大橋口岸日均進出境車輛超1萬輛次,其中10月2日單日通行量首次突破1.4萬輛次,“港車北上”和“澳車北上”單牌車日均通關超5000輛次,高峰期周末及節假日近7000輛次。過去的10月,港人北上數據再創單月新高,達到535萬人次,每個周末錄得的數據均超過20萬人次。2023年上半年,在廣東省使用支付寶消費的港澳居民人次同比增長180%。截至2023年9月末,微信香港錢包和港澳版“云閃付”累計交易金額超過38億元人民幣。
深港兩地日趨“同城化”
便捷的交通也帶動了深港之間的“反向代購”。一名香港主婦說,她一般會在代購群里下單,第二天直接去代購的店里取貨,深圳超市的“瑞士卷等糕點是最多人買的,每樣加價10%也不會很貴”。事實上,早在幾個月前,有粵港兩地車牌的李先生做代購的事就引發關注。他透露,很早就開設了代購群,做起了從深圳到香港的山姆超市代購生意,短短幾天就吸引了上千人加入,現在每天平均有20張訂單。曾在香港工作、如今創業的青年鄭創釗,以前通過香港將歐美潮牌代購回內地,如今卻做起“反向代購”生意,把深圳的商品代購到香港去。今年7月,他的“Open Meal開餐啦”App上線,到10月下旬,注冊用戶累計超1.7萬,以新移民為主,大多在二三十歲,女性客戶約占七成。代購商品從甜品、奶茶、鮮花,到整鍋端著過關的潮汕砂鍋粥,品類豐富多樣。許多網約車司機、孩子媽媽、大學生等都加入到“反向代購”的大軍中。
在內地社交網站上,也出現了大量內地貨物集運到香港的帖子。這些集運的物流商家可以代香港顧客接收通過各種App下單購買的內地食品,然后集運到香港再進行派送。由于商家可以做到冷鏈運輸,港人從深圳買菜回家吃火鍋都沒問題,“深港冷鏈運送可以做到2個小時到倉,3個小時到港。水果蔬菜、雞鴨鵝、豬牛羊肉只要下午3點前到達倉庫,晚上即可到港”。
香港中文大學經濟學副教授莊太量表示,隨著兩地通關進一步便利化,北上消費熱將進一步拓展至更多粵港澳大灣區城市。還有評論稱,從前段時間港人反向代購鮑師傅糕點、奶茶的熱潮,到港人到深圳超市大采購、跨境點外賣如同下樓取快遞一樣便利,再到如今更為日常的“跨境買菜”,深港正朝著同城化趨勢邁進。
上一篇:男子地鐵車廂內吃飯 吐一地魚骨頭
下一篇:最后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