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從視頻上看到豫南老農手捧發芽小麥落淚,真是心疼老人,心疼那些因連續降雨受災的河南農民們。輿論自動參與進來,形成關注豫南受災農民的熱
從視頻上看到豫南老農手捧發芽小麥落淚,真是心疼老人,心疼那些因連續降雨受災的河南農民們。
輿論自動參與進來,形成關注豫南受災農民的熱點。河南當地政府和有關機構也迅速行動起來,抗災和搶收全力運轉。第一財經等媒體分析,河南的夏收大局不會被動搖。嚴重的局部災情引起公眾的人道主義同情,反映了互聯網輿論場的溫度,但是河南夏糧豐收有望成為最終的現實。
老胡最想說的是,在夏糧豐收的大形勢下,絕不應出現因災情經濟上嚴重受損的農民。國家有農業保險機制,地方上也有賑災政策,一定要讓因 “爛場雨”而嚴重減收或者顆粒無收的農民們獲得足額賠償和救濟。
中國如此之大,打擊農業的天災年年有,所有農民都要頂著這種風險耕種求收,天災不落到你頭上,就會落到他頭上,這兩年風調雨順,說不準下一年就會災害臨頭。我們國家的經濟實力完全能夠做到讓所有農民對天災的去風險化,除非是農民自己犯了嚴重錯誤,“爛場雨”應該不再對農民的個人經濟構成風險,國家和社會力量應該在這個時候堅定站出來。
希望媒體能夠跟蹤這場天災之后對受災農戶的補償情況,切實保障他們的損失由社會來承擔這一應有結果。
之前一度傳出有“數百輛收割機堵在河南高速公路上五六天”的消息,河南相關交通公司已經澄清情況并非如此,只是因少量收割機運輸車未辦理“超限運輸車輛通行證”,導致部分收割機下高速路通行緩慢。在采取臨時措施后,這個問題已經得到解決。
老胡想補充評論的是,聯合收割機每年都需跨區域流動,但是年年需要辦理手續,那些手續的必要性應該得到新的梳理和認定,而且它們辦起來需要非常方便,能夠讓農機擁有者和運輸者在路上辦,而且只需辦一次,真正做到全國聯網。現在夏收和秋收時節農業機械流動的規模非常大,需要十分通暢,有問題要能當場解決,手續缺一點應該有通融空間,盡量不要出現農機的流轉堵塞,等到問題上了互聯網,變成熱點,再回過頭來解決。
最后我想說,中國這個超大社會的基層問題層出不窮,每天視頻網站上的“爆料”也是數不勝數,然而能沖上熱搜的都是撥動了公眾的某根集體心弦。老胡小時候屬于“城里孩子”,但是年年參加“三夏”,小學生時是學校組織去田里撿麥穗,上中學以后,是參加用鐮刀割麥子,每次都會把手掌磨出水泡。如今看到全國輿論一起關注“三夏”,有一種親切和踏實感。無論我們社會往前走了多遠,農村和農業永遠在我們身邊。我的老家河南省是全國小麥主產區,中國人吃的每四個饅頭就有一個來自河南省的小麥。我看到河南省的農民和政府都在共同努力保夏收,整個互聯網在以各種方式為他們鼓勁加油,發現問題,說公道話,我感覺我們的社會很有正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