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手機是每天離不開的東西,可是不論我打開哪個網站,不論在白天還是凌晨,首先映入眼簾的,都是被彈窗推送的墓地廣告。5月9日,武漢的李女士
“手機是每天離不開的東西,可是不論我打開哪個網站,不論在白天還是凌晨,首先映入眼簾的,都是被彈窗推送的墓地廣告。”5月9日,武漢的李女士向奇聞事件晨意幫忙記者講述了這段困擾她近一年的遭遇。
“這太不吉利了,我因此非常困擾。從2022年6月開始,幾乎一打開手機,就看到墓地廣告,似乎無論怎樣也擺脫不掉。”李女士稱,不間斷的墓地廣告推送,讓她陷入重度的焦慮,不得不去看心理醫生。
為了擺脫困境,2023年2月李女士曾向多家互聯網公司求證,得到的回復均是沒有向個人推送過墓地廣告。她親自前往廣告中的墓地尋找答案,對方也向她保證,沒有推送過該廣告。
“我該找誰?誰能幫幫我?”李女士很無奈,她將一直以來保存的墓地廣告截圖進行了公證,將自己的遭遇發到了網上,等待一個答案。
李女士收到的墓地廣告顯示,一家名叫永福園陵,地址在上海,一家名叫仙鶴園陵墓,地址在湖北咸寧,均否認向李女士推送過廣告,也沒有購買過廣告彈窗。永福園陵的工作人員向記者透露,可能是第三方中介投放的廣告。
投訴:
長達數月遭遇墓地廣告轟炸
李女士是湖北武漢人,今年50多歲,在北京一家外企從事管理崗位。因為工作關系,她不需要固定在某一城市辦公。
李女士告訴晨意幫忙記者,2022年6月,從一條突然彈出的墓地廣告開始,她平靜的生活被攪得一團糟。“我當時沒有想太多,只是覺得不吉利,就用手直接劃走了,結果馬上又有推薦家族墓地。”
她沒想到,此后這類的廣告,無孔不入地擠進了她的生活。“現在的生活,人不可能離開手機,然而我打開手機里多個APP的頁面,一打開,映入眼簾的就是被推送過來的墓地廣告,并且是24小時都有,哪怕是凌晨3點、4點打開也有。”李女士稱,被推送的是主要兩家墓地的廣告,一家名叫永福園陵,地址在上海,一家名叫仙鶴園陵墓,地址在湖北咸寧。在李女士的截圖中,永福園陵的彈窗廣告被標注為精選推薦,藍色小字寫著“人氣極佳、社區優選、星標優選”,點擊下方藍色區域可查看詳情。該廣告無法關閉,點擊后有仙鶴湖墓地的廣告,顯示“單雙穴家族墓”等推薦。
“太晦氣了,太不吉利了,這簡直就是送墓到家。”李女士告訴晨意幫忙記者,聯系幾個月的墓地廣告轟炸,讓她陷入恐懼。“我會想很多,晚上在家睡覺,通宵不敢關燈。每次回到家第一件事就是查看柜子,哪怕在路上看到一輛車,都能立刻想到墳墓 ”
李女士將收到的墓地廣告截了圖,在朋友的建議下進行了公證。而她的母親,到去世前都在為此事擔心。“中國人講究生死忌諱。我母親80多歲了,老太太平時身體硬朗,天天打麻將,看到我打印下來的截圖崩潰了,覺得是個不好的兆頭。2022年10月15日看到的,精神狀態一下子就不好了,10月27日就去世了。”
眼見情緒越來越不對勁,無奈之下,李女士經朋友介紹來到了杭州,在當地醫院接受心理治療,被診斷出重度抑郁和焦慮。
李女士告訴記者,起初,她以為是互聯網公司的工作人員操作失誤,錯誤給她個人投送了廣告。2023年2月,她主動聯系了多家互聯網公司,對方均回復她,沒有。此外,她特地前往仙鶴湖墓地要一個說法。“工作人員幾乎向我發誓不是他們,說他們是公益性質的墓地,不允許做這種廣告,只能做搜索廣告,用戶在網站搜索公墓后平臺會推薦。”
李女士稱,2023年2月,在她向多家公司咨詢后,墓地廣告突然也都消失了。現在的她,仍然在接受著心理治療,但那些廣告到底是怎么來的,成了她心里的一個疙瘩。
回復:
或為第三方墓地平臺購買廣告
天眼查顯示,湖北仙鶴湖自然生態人文紀念園有限公司成立于2012年,是一家以從事公共設施管理業為主的企業。
5月9日下午,該公司一名負責人告訴記者,李女士曾于2023年4月17日來過仙鶴湖園區,講述自己的困惑,當時園區向李女士展示了園區的廣告推廣協議,也進行了內檢,的確在一些平臺上投放廣告,投放的是關鍵詞智能匹配,只有用戶主動檢索關鍵詞,才會根據用戶需求進行匹配。
“我們公司和李女士都是受害方,第三方在未經我們允許的前提下投放這種廣告,胡亂發布訊息,損害了李女士的權益,也影響了我們公司的聲譽,對公司品牌形象造成了損傷。”他表示,在得知李女士的遭遇后,園區向互聯網平臺進行了申訴,要求明確該類廣告推送與仙鶴湖園區無關,并且得到了回復。此外,園區會全力協助李女士解決問題。
而李女士收到過推送廣告的永福園陵,公司名稱為上海永福園陵有限公司,天眼查顯示成立于1997年,是一家經營性陵園。
晨意幫忙記者根據其官網電話,聯系到永福園陵的一名工作人員。對方表示,永福園陵沒有進行過李女士所說的彈窗廣告,目前也沒有接到過這類投訴。永福園陵的廣告一般是在自己的官網顯示,他們只做過搜索廣告,前提是用戶主動搜索公墓的時候,才會由網站的廣告位進行推薦。
“不排除是第三方中介平臺或者公司購買的推薦廣告或者彈窗廣告。”該工作人員稱,墓地購買這一行也有中介,中介手上會有許多的不同地方的墓地資源,他們可能會在網上進行廣告投送,再將客戶帶到相應的墓地了解情況或者購買。“但是永福園陵這邊和那些中介公司或者平臺之間沒有合作,不清楚他們的具體情況。”
律師:
或構成犯罪,可向公安報案查明廣告來源
北京市中聞(長沙)律師事務所律師劉凱表示,通過媒體提供的資料分析,“不論用戶打開什么網頁,都會收到墓地廣告的推送、彈窗,且不管是白天還是凌晨,只要打開,首先就是墓地廣告。”同時,用戶聯系了互聯網平臺,回復都是絕對沒有進行推送。那么,這很可能是該用戶的手機中預裝并運行廣告SDK、一鍵達apk。如果未經用戶允許預裝并運行廣告SDK、一鍵達apk,控制用戶手機執行一系列非用戶意志的操作,構成非法獲取計算機信息系統數據、非法控制計算機信息系統罪,用戶可以向公安機關進行報案,查清廣告來源。
如果是利用網站、網頁、互聯網應用程序等互聯網媒介,以文字、圖片、音頻、視頻或者其他形式,直接或者間接地推銷商品或者服務的商業廣告活動,存在違反《廣告法》、《互聯網廣告管理辦法》行為的,可以市場監督管理部門進行投訴舉報。
此外,根據今年5月1日生效的《互聯網廣告管理辦法》第十六條的規定,互聯網平臺經營者在提供互聯網信息服務過程中應當采取措施防范、制止違法廣告,并遵守下列規定:
(一)記錄、保存利用其信息服務發布廣告的用戶真實身份信息,信息記錄保存時間自信息服務提供行為終了之日起不少于三年;
(二)對利用其信息服務發布的廣告內容進行監測、排查,發現違法廣告的,應當采取通知改正、刪除、屏蔽、斷開發布鏈接等必要措施予以制止,并保留相關記錄;
(三)建立有效的投訴、舉報受理和處置機制,設置便捷的投訴舉報入口或者公布投訴舉報方式,及時受理和處理投訴舉報;
(四)不得以技術手段或者其他手段阻撓、妨礙市場監督管理部門開展廣告監測;
(五)配合市場監督管理部門調查互聯網廣告違法行為,并根據市場監督管理部門的要求,及時采取技術手段保存涉嫌違法廣告的證據材料,如實提供相關廣告發布者的真實身份信息、廣告修改記錄以及相關商品或者服務的交易信息等;
(六)依據服務協議和平臺規則對利用其信息服務發布違法廣告的用戶采取警示、暫停或者終止服務等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