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目前以色列已經在加沙附近集結數十萬大軍。以色列國防軍14日發表聲明宣稱,以軍正在進行重大地面行動的準備工作,將對加沙地帶實施廣泛的地...
目前以色列已經在加沙附近集結數十萬大軍。以色列國防軍14日發表聲明宣稱,以軍正在進行“重大地面行動”的準備工作,將對加沙地帶實施“廣泛的地面進攻計劃”來擴大攻勢,包括實施“空中、海上和陸地聯合協調攻擊”。
面對氣勢洶洶的以軍,無論在兵力、裝備還是訓練方面都處于明顯下風的哈馬斯還有什么招數?
可能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在俄烏沖突中大顯身手的無人機。尤其是哈馬斯汲取俄烏沖突經驗,利用民用無人機從空中釋放炸彈,摧毀多輛以軍坦克和無人值守武器站后,關于哈馬斯如何在加沙巷戰中利用無人機偷襲以軍的猜測就更多了。
但值得注意的是,加沙的特殊戰場環境,與俄烏沖突并不一樣。相比遼闊的烏克蘭平原和延綿上千公里的戰線,加沙地區范圍很小,長約40公里、寬10公里,以軍有機會利用電子戰手段干擾和壓制整個加沙地區的民用無線電頻段。考慮到哈馬斯使用的無人機基本都是民用型號或是用民用電子元件組裝的,它們很難在復雜電磁環境下保持作戰能力。
而以色列裝備的軍用制式無人機基本不受影響,而且以軍有著豐富的無人機使用經驗,已經裝備了多型巡飛彈。但有個問題是,俄烏沖突證明,微型無人機的戰時消耗很大。以色列主要為特種部隊研制和裝備的這些無人機究竟能不能支撐長時間作戰,還是未知數。
相比無人機,倒是哈馬斯的火箭彈依然威脅巨大。盡管以色列軍方表示,自7日開始以來,哈馬斯已經向該國發射了5000多枚火箭彈,但根據以色列情報部門2021年的評估報告,在加沙活動的反以武裝手里擁有多達3萬枚火箭彈,顯然它們還遠沒有到“用盡”的階段。在2008年以軍進攻加沙的“鑄鉛”行動中,雖然以軍在加沙發動地面進攻,但哈馬斯仍能抽空,不時向以色列境內發射火箭彈。
此外,但俄羅斯《消息報》15日稱,哈馬斯的火箭彈性能明顯提升,從現場視頻來看,哈馬斯已經投入了“阿亞什-250”遠程火箭彈,它的最大射程超過200公里。因此未來這一幕很可能重演——在以色列對加沙發動地面攻勢時,哈馬斯火箭彈可能突然大規模飛向以色列。以軍“鐵穹”系統能不能應對這些升級版火箭彈,以及有沒有足夠的彈藥應對持續的消耗戰,誰也不知道——美國宣布向以色列提供的首批軍援物資中,就包括了“鐵穹”系統的攔截彈,似乎很能說明問題。
此外,相比早先只有步槍和RPG火箭筒的狀況,新加坡《聯合早報》提到,如今哈馬斯已經擁有大批炸彈、迫擊炮、火箭、反坦克導彈和防空導彈等。盡管這些“先進裝備”數量不多,但它們如果利用得當,仍足以對低空飛行的直升機和充當先頭部隊的主戰坦克等構成威脅。特別是“梅卡瓦4”主戰坦克在設計之初主要針對RPG等非傳統威脅,它在新一代反坦克導彈面前表現如何?
事實上,從之前幾次巴以沖突的經過看,外界普遍認為,以色列想要通過武力徹底消滅哈馬斯“幾乎不可能”。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也表示,以色列領導人可能急于對哈馬斯造成致命打擊,但這將付出高昂的代價——付出代價的不僅包括巴勒斯坦民眾,也包括以色列民眾。
下一篇:最后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