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外國政要有意密集來訪,反映了中國所堅持的開放、協商、共贏的態度與發展方向,受到了世界的認可。受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強邀請,新加坡總理李
外國政要有意密集來訪,反映了中國所堅持的開放、協商、共贏的態度與發展方向,受到了世界的認可。
受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強邀請,新加坡總理李顯龍27日正式開啟為期六天的訪華之旅。這是新冠肺炎疫情三年以來,李顯龍首次訪華。期間,他將到訪廣東廣州、海南博鰲和北京三地。
在李顯龍“打頭陣”后,中國或將迎來新一輪主場外交熱潮。除了因肺炎而不得不推遲訪華的巴西總統盧拉,西班牙首相桑切斯、法國總統馬克龍、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意大利總理梅洛尼等歐洲政要也紛紛釋放出尋求訪華的信號。
不遠萬里“排隊”奔赴中國,他們究竟為何而來?
李顯龍此訪有三點備受關注
前不久,李顯龍在新加坡接受了中國中央電視臺的采訪。訪談中,他直言中新“兩國的關系非常好”,并表示“兩國有互信,能夠相互理解”。
沒過幾天,新加坡總理辦公室就發布重磅公告,李顯龍將于3月27日至4月1日對中國進行為期六天的國事訪問。
公告顯示,李顯龍將在廣東會見部分新加坡籍人士,在海南出席博鰲亞洲論壇2023年年會開幕式并發表講話,在北京與中國領導人見面。
李顯龍此次訪華之旅也備受媒體關注。“這是疫情發生以來,李顯龍首次訪華。”新加坡《聯合早報》報道稱,“在訪問中國前,李顯龍表示‘各國不得不承認,中國如今在全球舞臺上正發揮著更大的作用’。”
上海社會科學院國際問題研究所副所長李開盛認為,鑒于新加坡在東南亞的特殊性,李顯龍此訪對于引領未來中新關系、推動中國東盟關系進一步務實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從行程安排來看,李顯龍此訪有以下幾點值得關注:
一是中新領導人將舉行會晤,雙方如何為疫情后的雙邊關系、地區發展謀篇布局備受矚目;
二是李顯龍在博鰲亞洲論壇的發言內容。前段時間,李顯龍在接受中央電視臺專訪時,針對中新關系與世界局勢發表了比較務實的看法。圍繞本屆論壇的主題—— “不確定的世界:團結合作迎挑戰,開放包容促發展”,李顯龍會在講話中如何闡述自己的世界觀,也是外界的關注點之一;
三是新加坡一貫重視與中國的地方合作,此訪將如何促成新加坡與中國廣東、海南方面的進一步合作也值得關注。
外界渴望聽取中國聲音
釋放出訪華意向的,不止有來自東南亞的賓客。
按原計劃,巴西總統盧拉會比李顯龍早一天來到中國。根據此前巴西總統府公布的消息,盧拉除計劃在北京會晤中國領導人外,還將參加企業界研討會,并造訪上海參觀金磚國家新開發銀行總部等。一個囊括巴西政經兩界愈100多人的“史詩級豪華代表團”原本也會隨盧拉一同到訪。
只是由于感染肺炎,盧拉不得不新重新安排訪問時間。盡管尚未成行,但盧拉不止一次在公開場合強調,中國是一個極其重要的國家。從巴西方面此前為訪華所做的準備及陣容安排來看,不難看出其對此行的重視程度。
南美的朋友躍躍欲試,歐洲政要們也紛紛將目光投向東方。
近日,西班牙方面公開表示出對首相桑切斯訪華的期待。24日,桑切斯在一場新聞發布會上表示:“中國是一個全球角色,所以很明顯,我們必須傾聽它的聲音,看看我們所有人之間是否能夠結束俄烏沖突,烏克蘭是否能夠恢復其領土完整。”
據外媒報道,法國總統馬克龍和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也尋求在4月初訪華,而歐盟主管外交的高官博雷利和意大利總理梅洛尼也有意訪華。
雖然這些行程還未最后敲定,但外國政要們對中國的重視有目共睹。
在李開盛看來,外國政要們可能的“訪華潮”反映出世界對中國的國際地位以及與中國開展合作的重視。“眼下,世界經濟復蘇正處于關鍵時期,許多國家意識到中國的作用不可或缺。”李開盛說,“為有利于維護世界的和平、發展與穩定,在許多關鍵的地緣政治與經濟問題上,世界都需要聽取中國的聲音,強化與中國的交流。”
李開盛認為,外國政要有意密集來訪,還反映了中國所堅持的開放、協商、共贏的態度與發展方向,受到了世界的認可。中國將堅持在發展好自己的基礎上,有事大家一起商量著辦,堅持推動地區合作與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為世界的和平與發展做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