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美國《華爾街日報》和全國民意研究中心24日發布的聯合民意調查結果顯示,大約八成調查對象認為自身經濟狀況不佳,78%的調查對象對子女能過
美國《華爾街日報》和全國民意研究中心24日發布的聯合民意調查結果顯示,大約八成調查對象認為自身經濟狀況不佳,78%的調查對象對子女能過得更好沒有信心,悲觀情緒在美國社會彌漫。
這項調查于本月1日至13日開展,詢問了1019名美國成年人。調查結果顯示,八成調查對象表示自身經濟狀況不佳或糟糕,將近一半調查對象預計明年情況更差。醫療和住房開支尤為讓人頭疼,近三分之二的調查對象提及對通貨膨脹的擔憂。
新冠疫情暴發后,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為應對沖擊實施“無上限”量化寬松,保持超低利率,配合白宮推出大規模刺激計劃,導致通脹高企。據《華爾街日報》報道,美國今年2月的通脹率是疫情前的近三倍。從水果、蔬菜到火腿、雞蛋,飛漲的物價讓美國消費者承受巨大壓力。
“幾乎所有東西都在漲價。”得克薩斯州大斯普林市居民克麗絲蒂·莫羅說。
莫羅現年37歲,是一名單親媽媽,有兩個未成年的兒子和一個已成年的女兒。她在當地一家醫院工作,為了省錢,她把汽車換成能耗更低的型號,還在教兩個兒子按需購買、合理消費。
莫羅擔心子女們日后境況可能更差,因為美國社會深度分裂的問題已無法解決。
莫羅的擔憂并非個例。根據上述聯合民調,78%的調查對象對子女未來過得更好沒有信心。這一比例是1990年開始這項提問以來最高。
兩家機構對聯合民調結果的分析認為,讓美國人擔心下一代過得不好的原因之一,可能是他們對通過上大學來提升自身經濟階層的做法失去信心。根據民調結果,56%的調查對象認為上大學“不值”,42%的調查對象認為值得。這一比例逆轉了2017年開展的上次調查結果,當時多數調查對象認為上大學值得投資。
另外,民調結果顯示,只有12%的調查對象說自己“非常幸福”,這一比例是1972年開始這項提問以來最低;30%的調查對象說自己“不太幸福”,為1972年以來最高。
在全國民意研究中心分管公共事務和媒體調查的副總裁珍妮弗·本茲看來,美國人對自身財務處境從根本上感到失望,經濟層面的微幅變動不太可能改變這一情況。
本月22日,美聯儲再次加息,聯邦基金利率升至2007年9月以來最高水平。據《華爾街日報》報道,多名經濟專家預測,在美聯儲幾輪操作以及多家銀行關閉的作用下,美國經濟今年可能陷入衰退。
上一篇:女子美食城遭多人毆打:三人被刑拘
下一篇:倫納德面部挫傷 本場比賽不會回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