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近日,黑龍江伊春,網友想買紅牛緩解疲勞,結果喝到嘴里發現味道不對,仔細一看,發現瓶身商標和公司名稱都和紅牛不太一致,原來買到了累牛
近日,黑龍江伊春,網友想買紅牛緩解疲勞,結果喝到嘴里發現味道不對,仔細一看,發現瓶身商標和公司名稱都和紅牛不太一致,原來買到了“累牛”。有網友吐槽:紅牛累了,就成了“累牛”。
發現味道不對后,男子就拿起瓶身看了一眼,這一看不要緊,差點把嘴里的飲料噴出來,從瓶身來看,無論是文字、瓶身顏色甚至是圖標,幾乎都和紅牛一模一樣,但如果仔細看一下,就會發現端倪。
這樣的遭遇,不僅讓我們想到了“康帥傅”“雷碧”這些知名的山寨方式,雖然給大家添增了不少笑料,但換個角度來看,卻是一種悲哀。
這些山寨品的外包裝直接照搬了正品包裝,大多數只對產品名稱其中一個字進行改變,以假亂真便于混淆消費者的視線。對于一些身穿的服飾,就不多說了,畢竟只是穿在身上,但對于一些吃的山寨產品,真的要多加防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