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新冠病毒是否會對心臟產生一定的影響?是否會引發心肌炎呢?專家指出,新冠病毒感染,大部分5—7天癥狀好轉、逐步康復,但也有少數患者會累及
新冠病毒是否會對心臟產生一定的影響?是否會引發心肌炎呢?專家指出,新冠病毒感染,大部分5—7天癥狀好轉、逐步康復,但也有少數患者會累及心肌,一般發生在感染新冠兩周以后。
“陽過”后心跳加快就是心肌炎?
“我的心跳有點快,要不要去醫院?”“我的心跳每分鐘120多下,是不是得了心肌炎?”近期,不少感染過新冠病毒的患者在網上留言稱自己出現心跳加快等癥狀,懷疑可能是有心肌炎,并詢問是否需要就醫。話題“陽過后小心病毒性心肌炎”,沖上熱搜榜第一。
新冠病毒感染后心跳加快一定是因為心肌炎嗎?出現哪些癥狀有可能是病毒性心肌炎?
感染新冠兩周后心肌會有反應
北京安貞醫院常務副院長 北京市心肺血管研究所常務副所長 周玉杰:一般都是在感染新冠兩周以后,心肌會有一定的反應,像心電圖的一些變化,心動過速,心動過緩,傳導系統的問題,還有一些心功能的問題,病人有的時候有胸痛、胸悶、氣短、心悸甚至暈厥這樣的癥狀。發生這樣的問題的話,如果嚴重的話,要及時到醫院去查一查心肌酶有沒有什么變化,當然得成倍成倍增高,才能反映出心肌的一個損傷,還有一系列的我們相應檢查(才能確定是否是心肌炎)。
專家提醒需謹防病毒感染導致心肌炎
醫生介紹,暴發性心肌炎主要由病毒感染誘發,是一種以心肌組織嚴重水腫和功能障礙為特征的疾病。其常見前驅癥狀包括胸悶、氣短、心慌、乏力、頭暈等,嚴重的可能會突然出現昏厥、頑固性休克。“由于起病急驟,病情發展迅速,如果未能及時診斷、治療,患者死亡率極高。”
觀點 早期癥狀為心率快、心慌心悸等
遼寧省名中醫、心血管專家張艷說,一般情況下,因病毒感染引發的爆發性心肌炎很少,但是這種病很兇險,3到5天以內就會發生生命危險,易發生猝死或惡性心律失常。病毒性心肌炎大多數都在病毒感染后的兩到四周才開始出現癥狀,早期的癥狀主要是心率加快,還有一些心慌心悸、心律失常、頭疼等表現;中期表現稍微比早期重一點,會出現胸悶氣短、活動后加重、乏力等;晚期表現為呼吸困難、一走路就喘、夜間憋醒,甚至會出現暈厥頭暈,如果摸脈會出現脈搏不齊,有偷停現象,出現嚴重的心律失常,有的人會出現全身癥狀。
“陽康”后馬上運動一定會得心肌炎嗎?
對于網上流傳的“陽康后恢復運動就容易患心肌炎”說法,張艷說,“陽康”后即使患上心肌炎,也是因為新冠病毒侵犯到了心肌,運動只是一個導火索。換句話說,病毒只有侵犯心肌,才會導致心肌炎。新冠康復之后,很多人的身體狀態恢復到以前還需要一兩周的時間,建議康復早期不要劇烈運動。轉陰后的體能鍛煉,可以分為五周進行,每周為一個階段,循序漸進:第一周要從感染前運動強度的25%至50%開始,適當做一些拉伸運動,第二周恢復到70%,第三周恢復到80%,第四周達到90%,第五周恢復到正常狀態。
張艷表示,恢復運動期間要加強營養,果蔬中的微量元素和維生素能夠幫助快速恢復,牛奶、雞蛋等蛋白類攝入對機體恢復也有很大幫助。同時,一定要保證睡眠充足。
生活方式均衡管理很關鍵
哪些人群更容易導致心肌損傷?專家介紹,心肌炎可對各年齡段、不同性別人群發起“無差別攻擊”,不過中青年更易中招。
北京市心肺血管研究所常務副所長周玉杰表示,預防心肌損傷發生,生活方式均衡管理很關鍵,大家應加強營養,盡量不要熬夜辦公。
此外,感染新冠兩周以后發生免疫反應,容易造成心肌損傷,但是大家不要恐慌。特別值得關注的是,要采取動靜結合、科學有效運動,切忌劇烈運動,就容易平穩度過窗口期。
周玉杰特別提醒,對于有心腦血管基礎性疾病的患者,更應該格外呵護好自己的心臟。保持合理膳食、戒煙限酒、適量運動、不要焦慮,焦慮容易引起心腦血管疾病的發作。要堅持服用既有的治療基礎性疾病的藥物,新冠病毒的防治藥物要在醫生的指導下科學用藥。
專家:新冠不是感冒 不能掉以輕心
山東大學齊魯醫院感染性疾病科副主任王剛介紹,新冠感染絕對不是感冒,大家不能恐慌,但也不能掉以輕心。
“大家新冠感染后會有全身癥狀和呼吸道癥狀,這需要一個恢復的過程,絕大部分人一般1周左右的時間就會好起來。”王剛表示,新冠感染也有導致重癥的可能,特別是老年人、有嚴重基礎疾病,未全程接種疫苗、肥胖等人群,大家要學會識別一些危險信號,比如持續發熱超過5天,憋喘、胸痛、活動后氣促等,老年人可能表現為精神差,食欲下降。如果有危險情況及時到醫院就診。
“歷史上有多次傳染病大流行,新冠病毒感染不是第一次,也不會是最后一次,未來或許會面對比新冠疫情更困難的情況。在目前這個‘陣痛期’,恐懼和謠言往往比病原體本身更可怕,全社會攜手共同面對,勇氣和團結加上科技的力量,我們一定會迎來人潮涌動的春天。”王剛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