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美國總統拜登和德國總理朔爾茨承諾繼續在烏克蘭問題上同步一致,合作無間。兩人誓言,要繼續讓俄羅斯為沖突付出代價。綜合《紐約時報》和路
美國總統拜登和德國總理朔爾茨承諾繼續在烏克蘭問題上同步一致,合作無間。兩人誓言,要繼續讓俄羅斯為沖突付出代價。
綜合《紐約時報》和路透社報道,白宮一高級政府官員說,拜登和朔爾茨星期五(3月3日)在橢圓形辦公室閉門討論了一個多小時。他們的討論重點是繼續推動“全球聲援”烏克蘭人,以及持續努力向烏克蘭提供安全、人道主義、經濟和政治援助的重要性。
兩人在閉門會議前對媒體發表講話。拜登對朔爾茨決定增加德國的軍費開支,并尋求能源供應多元化以擺脫對俄羅斯的依賴,表示贊賞。
拜登說,美國和德國與其他盟友行動一致,緊密合作為烏克蘭提供支持。美國官員指烏克蘭正在為未來幾周俄羅斯發動新攻勢做應對準備。
拜登感謝這位德國領導人“強有力和穩定的領導”以及對烏克蘭的支持。舒爾茨說,重要的是要證明盟友會“在需要的時候、必要的時候”支持基輔。
盡管莫斯科在戰場上損失慘重且經濟孤立,但這場沖突已經拖延超過一年。拜登說:“我們一開始就表明,如果俄方行動,我們兩國都會作出回應。”他說:“我們一起兌現了諾言。”
拜登還說:“作為北約盟國,我們正在使聯盟變得更強大。”美國剛宣布為烏克蘭提供價值4億美元(約5.4億新元)的新軍事援助計劃,包括提供彈藥和用于移動坦克與裝甲車的戰術橋梁。
拜登拒絕回答他和朔爾茨的閉門會議會否討論中國。
肖爾茨的短暫一日之行,他的議程上沒有其他會議,這次是他自 2021 年 12 月上任以來第二次到訪白宮,也是在華盛頓和柏林之間曾因向烏克蘭交付坦克引發討論而出現緊張局勢之后進行的。根據白宮的說法,這次訪問旨在 "重申兩國之間深厚的友誼關系"。
德國總理的發言人斯特芬·赫貝斯特賴特(Steffen Hebestreit)則認為這個問題被 "大量過度解讀",對他來說這是一次 "短暫的工作訪問"。發言人還指出,盡管拜登上任以來起起伏伏,美國和德國之間的關系 "非常好"。
據法新社報道,德國依賴北約和美國的軍事保護。拜登上任后,就公開向柏林施壓,要求其放棄與莫斯科的北溪2號天然氣管道項目。現在引起柏林和歐洲人批評的,是美國根據《減少通貨膨脹法》(IRA)對綠色產業的大量補貼。向烏克蘭提供坦克事件也一直是緊張的根源。而德國終于在1月26日同意為提供豹式坦克開了綠燈,為對烏克蘭的軍事支持提供了一個新的層面。美國也隨即承諾提供重型坦克M1。
德國、美國加上英國是三個對烏克蘭援助的主要貢獻者,華盛頓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當代德國研究所所長杰弗里-拉斯克表示,三國中兩國的會議 "應該有助于確定全面實施坦克供應的方式,這是一個仍然需要更大的外交和工業努力的領域。"
分析人士指,其實這次訪問,已數次被美國“背后捅刀”的朔爾茨是另有打算。去年8月,美國簽署《通脹削減法案》,打著“扶持綠色制造業”的旗號,對包括歐洲國家在內的美國“盟友”設置貿易壁壘,并利用高額補貼吸引大量歐洲企業遷至美國,引起歐洲政界的強烈不滿。法國總統馬克龍、德國副總理哈貝克等人先后赴美“討說法”,卻都不了了之。 有分析稱,對朔爾茨而言,此次訪美之行可謂“棘手”:美國想談的,德國不想談;德國想要的,美國不想給。朔爾茨懷著希望啟程,恐怕還會失望而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