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近日白肺相關話題頻頻登上熱搜引發廣泛關注有人感染后沒高燒也不咳嗽雙肺卻已經白化近日,湖北武漢70多歲的吳婆婆被查出感染了新冠,不過,
近日
“白肺”相關話題
頻頻登上熱搜
引發廣泛關注
有人感染后沒高燒也不咳嗽
雙肺卻已經白化
近日,湖北武漢70多歲的吳婆婆被查出感染了新冠,不過,老人病情似乎并不嚴重。
可四五天后,吳婆婆突然出現神志不清癥狀。家人還以為老人心臟病犯了,經送醫檢查,老人的血氧只有七十多,CT胸片情況更是不樂觀:雙肺都已經白化。
武漢市第四醫院武勝路院區心內一科主任成忠介紹,正常人的CT,肺部都是黑色,可吳婆婆送來后雙肺都已經白化,缺氧非常嚴重,幾天高流量氧治療效果都不好,一度要上呼吸機。
像吳婆婆這樣,沒高燒,不咳嗽,但最終嚴重肺部感染而出現生命危險的情況,在醫院里也時有發生。
成忠介紹,這是一些老人感染新冠后的典型癥狀。這種現象可以稱為“沉默性缺氧”,外表看起來毫無波瀾,其實已經非常危險了。
這些患者主要表現為食欲差一點,嗜睡、整個人反應比較遲鈍,但一查血氧飽和度只有六七十,肺部缺氧表現非常明顯。
“白肺”是感染了原始毒株?
與疫苗接種是否有關?
權威回應
在27日下午舉行的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
新聞發布會上
國家衛健委醫政司司長焦雅輝介紹
什么是白肺、
白肺形成的原因等。
從近期的公眾反映情況看,有的新冠病毒感染者在就診過程中發現了肺炎或者是CT出現了白肺的現象,有網友認為,出現這種情況可能是跟感染了原始毒株或者接種疫苗有關系的。針對這一問題,國家衛生健康委醫政司司長焦雅輝在27日的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上作出回應。
焦雅輝表示,現在出現所謂的白肺與武漢當時的原始毒株和疫苗接種沒有關系,并且當前的流行優勢毒株仍然是奧密克戎毒株。
焦雅輝介紹,白肺是肺部影像學表現的一個口語化的描述。我們知道正常情況下肺部是由肺泡組成的,肺泡里邊是充滿了空氣的,進行CT或者是X線檢查的時候,射線穿過肺泡的時候,影像的表現應該是黑色的區域,但是當肺泡里邊出現炎癥和感染,有滲出液和炎性細胞的時候,肺泡就被這些滲出液或者炎性細胞填充。
這樣射線就穿不透,在影像學上的表現就出現了白色的區域,這個白色區域反映出來的是滲出物的影像學的表現,并不是說肺臟的組織和實體變成了白色,所以這個就出現了所謂的白肺。
隨著這些滲出液的吸收、炎癥的消退,白肺的表現也會逐漸消退,也就是說肺部的影像學表現就會回到正常的黑色的區域。
并不是只要肺部出現了炎癥就都叫白肺,比較嚴重的肺炎的表現才會出現白肺,一般來講肺部的炎癥比較重,滲出比較多的時候,就是白色的影像區域面積達到了70%到80%的時候,才在臨床上把它稱為白肺,不是說只要出現了炎癥就都是白肺。
出現白肺之后,患者就會出現低氧血癥或者是呼吸窘迫,這一類的患者在臨床上,尤其在現在的這波疫情當中,主要是高齡的合并嚴重基礎疾病的患者出現,但是這樣的患者它的占比還是非常低的。
在治療上來講,對于這個病原體,不僅僅是新冠的病毒,多個病原體都可以引發肺部的炎癥,像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病毒,包括一些細菌,像大葉肺炎這些細菌,這些病原體都可以引發肺部的炎癥,嚴重的時候都可以出現白肺影像學的表現。
在治療上來講,我們現在是有成熟的一個專家的共識和治療的方案,主要是俯臥位的通氣,另外進行給氧的治療,包括像無創的呼吸機、有創的呼吸機,還有被網友稱為救命神器的ECMO,同時加強原發病對應的治療,經過治療,在白肺的患者當中有相當部分還是可以好轉的。
借此機會,我們呼吁一定要加強老年人健康狀況監測,要關口前移,在發生老年人的感染,尤其發現轉重的傾向,出現呼吸困難等等這樣一些情況的時候,一定要及時就診。
近期白肺患者變多了?
是新冠導致的嗎?
專家解讀
新冠病毒會導致白肺嗎?
白肺會對肺部造成不可逆傷害嗎?
居家如何預警白肺?
記者連線同濟大學附屬上海市肺科醫院呼吸監護室副主任醫師張黎、湖北省武漢市第五醫院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副主任醫師龔子龍,就“白肺”相關問題進行解讀。
張黎表示,造成白肺的原因有兩個:肺部本身感染,或者身體其他部位感染引發人體炎癥反應,炎癥反應是人體正常生理防御機制的一種表現,但是免疫細胞不僅會殺死病毒,也會對自身臟器造成創傷,從而造成“白肺”現象。
龔子龍也提醒大家,特別要注意“沉默性缺氧”,建議有基礎疾病的患者和老年人,家中應該常備一個“血氧儀”,及時監測氧飽和度,一旦發現靜息狀態下的血氧飽和度低于93%,應該及時就醫。
至于新冠會否導致白肺,兩位專家認為,新冠的確會對人肺部造成影響,但是造成白肺的概率不是很高。
新冠導致白肺嗎?
記者:導致白肺的原因是什么?
龔子龍:“白肺”一般是指重癥肺炎患者在X光檢查下的表現,肺部顯影呈一大片的白色狀而得名。形成白肺一般都預示著肺部有被炎癥所浸潤。
臨床表現為胸悶氣短、呼吸不暢。白肺患者的血氧飽和度是比較低的,會導致嚴重缺氧的結果;主要由肺部細菌感染或人體炎癥反應所致。
張黎:造成白肺的原因有兩個:肺部本身感染,或者身體其他部位感染引發人體炎癥反應,炎癥反應是人體正常生理防御機制的一種表現,但是免疫細胞不僅會殺死病毒,也會對自身臟器造成創傷,從而造成“白肺”現象。
記者:為什么近期白肺患者逐漸增多?是新冠導致的嗎?
龔子龍:新冠和肺炎,甚至白肺之間的因果關系,現在還沒有一個確切答案,但是從現象來說,新冠病毒確實會對患者肺部造成影響,我前段時間參加某個全國會議,各地專家也在討論這個話題。
就我接觸下來,大部分新冠患者都為輕癥,重癥多發于老年人和有基礎疾病的人。比如我一天看大概150個病人,白肺患者大概只有兩三例。
相對來講,對年輕人的影響還是較小的,有基礎疾病的患者,尤其是有慢性阻塞性肺炎、結構性肺病、糖尿病、肥胖癥等疾病的患者,受到的影響會更大。
張黎:關于新冠對肺部的影響,因為我在重癥監護室工作,所以患者患白肺的幾率較高,一般來說病毒性肺炎發生重癥的概率應該有五分之一左右。不過從總體來看,來醫院拍CT的新冠患者發生白肺的概率不是非常高,大概20%的患者存在普通型肺炎。
白肺可以治愈嗎?
能預防嗎?
記者:白肺可以治愈嗎?
龔子龍:癥狀不是很嚴重的話是可以的,較嚴重的白肺患者可以“保住命”,但是需要定期到醫院復查治療。
張黎:重癥的白肺患者,死亡率在40%以上,還是有一部分人是可以治愈的。但是要想讓肺恢復到本來干干凈凈的狀態,是比較難的,絕大部分患者會留下肺部纖維化的后遺癥。
之前有專家統計過,在感染新冠德爾塔毒株并康復一年后,患者的肺功能會恢復,但是恢復態勢不會保持太久就會呈下降趨勢,且這種下降是不可逆的。
記者:白肺能預防嗎?
龔子龍:不能預防,只能說是預警。可以在家備一個血氧儀來監測血氧飽和度,特別要提醒老年人注意“沉默性缺氧”,也叫“快樂性缺氧病”的發生。
即患者沒有胸悶氣短等臨床癥狀,但事實上肺部已經嚴重缺氧了,這種現象多發于老年人。建議大家,尤其是有基礎疾病的患者和老年人,家中應該常備一個血氧儀,及時監測氧飽和度,一旦發現靜息狀態下的血氧飽和度低于93%,應該及時就醫。
張黎:如果沒有條件準備血氧儀,可以自測在靜息狀態下的呼吸頻率和心率,如果呼吸頻率大于30次/分,或者排除發燒等其他因素,心率大于120次/分,就需要警惕,此時身體可能已經缺氧了。
注意!
這些患者做個肺部CT非常有必要
近日,
有不少人“陽”了之后,
感覺咳嗽氣短。
這時,有必要照肺部CT嗎?
什么情況需要照CT?
湖北省第三人民醫院的劉之楓醫生表示,新冠肺炎重癥患者建議拍CT檢查,明確到底有沒有病毒肺,而對于大多數的輕癥患者,做CT的必要性不是很大。
福建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三醫院肺病科副主任醫師羅斌表示,不是所有“陽”過的人都要做肺部CT。絕大多數“陽”性患者是輕型或普通型的,可表現為發熱、乏力、咽干、咽痛、鼻塞、流涕、咳嗽等上呼吸道感染癥狀,并無累及肺部。因而,無需特別檢查肺部。
而對于“陽”康的患者,即癥狀明顯好轉或無明顯癥狀,自測抗原連續兩次陰性(兩次檢測間隔大于24小時),更無需做檢查,即使肺部有一點感染,也會慢慢自愈。
不過,醫生也發出提醒,對于部分患者,特別是有基礎疾病,如老年人,慢阻肺、支氣管疾病、肺癌、心衰、腎衰的患者,要特別小心,可能會出現危重癥,這時候做個肺部CT就非常有必要。
這類患者家里最好自備一個血氧監測儀,若低于93,就應及時就醫檢查。如果沒有備的話可以,也可以觀察癥狀,如果高燒超過3天,呼吸急促,每分鐘大于30次,說明肺功能下降,應及時就醫,否則很容易轉成危重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