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2024年,游戲市場第一匹黑馬悄然誕生。首日銷量200萬、5天時間突破700萬,創收15億元。同時在線玩家人數達到186萬人,力壓《CS2》《賽博朋...
2024年,游戲市場第一匹黑馬悄然誕生。
首日銷量200萬、5天時間突破700萬,創收15億元。同時在線玩家人數達到186萬人,力壓《CS2》《賽博朋克》等一眾大作……截至目前,《幻獸帕魯》正在不斷刷新游戲市場新紀錄。
然而,伴隨火爆而來的是巨大爭議。過于相似的角色設計疑似“碰瓷”《寶可夢》,游戲機制頻繁出現《塞爾達》《原神》的影子,都讓玩家對這款游戲“又愛又恨”。
針對外界質疑,Pocketpair首席執行官Takuro Mizobe在推特上表示,他們并不擔心游戲侵權的指控。不過據最新消息顯示,寶可夢公司在其官網發布聲明表示,尚未授予在該游戲中使用《寶可夢》知識產權或資產的任何許可。并表示將對任何侵害《寶可夢》相關知識產權的行為進行調查并采取適當措施。
但不可否認的是,無論“碰瓷”還是“縫合”,《幻獸帕魯》引發的玩家狂歡足以證明其可玩度和影響力。在風口浪尖下,該游戲未來又會何去何從,一切仍需要市場檢驗。
5天狂撈15億元 不知道《幻獸帕魯》你就OUT了
上架5天,《幻獸帕魯》的熱度一路狂飆。
“本來只想上手體驗下,誰知道根本停不下來。”1月24日,沉迷于游戲的玩家賀鵬向貝殼財經記者表示。
貝殼財經記者了解到,《幻獸帕魯》是日本一家名不見經傳的廠商Pocketpair投資10億日元(約合人民幣484萬元),耗費近4年時間所打造的冒險游戲。
在游戲中玩家通過不斷收集、養成神奇的生物,或配合它們戰斗,或一同建造家園。這些獨特的世界觀架構、多種類的游戲玩法以及廣闊無垠的開放世界體驗,迅速俘獲了全球海量玩家的青睞。
事實上,《幻獸帕魯》最初并未被太多人看好,甚至其略顯粗糙的畫風更無法和市面上眾多精美大作相提并論。然而沒想到的是,游戲上線后卻立即吸引到無數海內外玩家的追捧。
1月24日,貝殼財經記者登錄社交平臺后發現,該話題在微博閱讀量已達到2.3億次,1.7萬討論,玩家除了曬出游戲截圖,討論每個關卡的玩法外,還紛紛發出“新帕魯,等著我來抓”等評論。短視頻平臺上,該話題播放量同樣達到5.7億次。而在游戲平臺Steam上,這款游戲評價數更是突破5萬條。
玩家的追捧,自然也使得游戲銷量水漲船高。
據公開資料顯示,游戲在1月19日上線僅8小時,銷量就破100萬份,上架5天銷量更是達到700萬份。除此之外,據游戲數據庫網站SteamDB的數據顯示,《幻獸帕魯》Steam同時在線人數最高達到201萬,成為史上同時在線玩家數量最高的付費游戲之一,僅次于《絕地求生》的325萬。
據游戲平臺TGA官方發文表示,目前該游戲在Steam發售5天內的銷售額約為15億元。而隨著游戲在市場上發酵,未來這一數據也許會更驚人。就連游戲開發商CEO溝部拓郎都直呼:“這就是個奇跡”。
爆火背后:縫合、抄襲還是合理借鑒?
盡管當下無比火爆,但《幻獸帕魯》自上架起也被眾多網友質疑。
貝殼財經記者了解到,由于無論在角色設計還是玩法機制上都和《寶可夢》《塞爾達》等游戲類似,其在誕生時被業界質疑為抄襲。
“除了這兩個IP外,甚至還能在游戲里看到《堡壘之夜》《原神》等游戲的身影。”賀鵬告訴貝殼財經記者,自己在玩耍中時常會發現其他游戲的元素,“包括怪物形象都與《神奇寶貝》十分神似,這讓人不得不質疑其存在抄襲的可能。”
知名游戲開發者Rami Ismail在社交平臺上表示,其并不認為《幻獸帕魯》是《神奇寶貝》的克隆產物,但確實對兩者之間的相似程度感到不適。而寶可夢公司法律團隊前首席法務官Don McGowan在接受采訪時也坦言:“這游戲看起來像是我還在職時每年都能看到上千次的那種胡亂抄襲,我只是很驚訝他竟然能走到現在這一步。”
《幻獸帕魯》能在短時間內迅猛爆發,確實和游戲元素蹭《寶可夢》熱度不無關系。這也導致眾多任天堂忠實粉絲對其強烈抵制。不少粉絲甚至跑到任天堂的社交平臺下要求起訴侵權。
針對外界質疑,Pocketpair首席執行官Takuro Mizobe在推特上表示,他們并不擔心游戲侵權《寶可夢》的指控,“我們非常認真地制作游戲,絕對無意侵犯其他公司的知識產權”。但1月25日,沉寂已久的寶可夢公司在其官網發布聲明稱“尚未授予(Pocketpair)在該游戲中使用《寶可夢》知識產權或資產的任何許可”,并表示將對任何侵害《寶可夢》相關知識產權的行為進行調查并采取適當措施。
“不可否認,其在角色設定上和《寶可夢》存在大量相似之處,但要說純抄襲確實有所過重。”1月25日,游戲行業觀察者馬靜向貝殼財經記者分析稱,《幻獸帕魯》的核心和《寶可夢》有著明顯區別,其并非只是收集寵物,而是集成了模擬經營、開放世界冒險等多種玩法,“從某種意義上說,更像是個集大成的‘縫合’游戲。”
一位游戲研發商也表示,《幻獸帕魯》確實存在縫合的情況。但和其他模仿游戲不同,該游戲用大量的“縫合”打造出了獨特且自洽的玩法體驗,甚至以此彌補了其他大作中“玩法單一”“版本遲遲不更新”詬病,自然引發了玩家追捧。
“事實上,國內外大多游戲之間都存在‘互相借鑒’的情況,畢竟受玩家歡迎的機制玩法就那幾種。”馬靜告訴貝殼財經記者,其實大多數玩家并不討厭縫合,只是不喜歡做得爛的縫合,究其原因在于其可以滿足玩家“一站式”狂歡的需求,“正如《幻獸帕魯》這般做到‘集眾多游戲之長’,百萬人同時在線已足以證明其受歡迎程度了。”
“抓寵游戲”爆發 市場迎來新風口
受《幻獸帕魯》爆發的影響,“抓寵游戲”再次被越來越多國內游戲廠商看中,未來或將成為游戲產業新的風口。
所謂“抓寵游戲”,即指玩家通過收集、養成以及建造等操作來享受游戲樂趣,同時通過組隊完成任務、戰斗等模式實現社交需求。
事實上,這類游戲在國內外早已盛行多年。知名游戲廠商任天堂的《寶可夢》以及獨立工作室Wildcard旗下的《方舟:生存進化》等IP正是其中代表。同樣在國內市場,包括《夢幻西游》《尋仙》在內的一眾游戲都有“抓寵”要素,同樣引發玩家的關注。
貝殼財經記者了解到,相對其他品類游戲,“抓寵游戲”無論規則還是玩法都更為開放自由,而游戲世界中波瀾壯闊的場景,以及種類繁多的各種寵物,都讓新老玩家沉迷其中,甚至引發“二創”效應,進而達到破圈的效果。
以《幻獸帕魯》為例,雖然游戲上架僅短短數天時間,但如今國內已興起“帕魯文化”。不少網友在社交平臺發布“給寵物普及‘狼性文化’”“帕魯圣經”“讓帕魯嘗嘗資本獠牙”等眾多二創作品,進而吸引到更多好奇的玩家參與其中。
“每每想到指揮寵物做各種事情,以及和朋友一起聯手打怪過關,互相埋怨和打鬧的場景就無比期待。”一位玩家如是說。
馬靜向貝殼財經記者分析稱,游戲的本質除了娛樂外,更在于情感連接,“吸引用戶的除了玩法本身外,更在于玩家間互動的樂趣。而‘抓寵游戲’在滿足游戲需求外,也通過‘合作’環節實現了互動,進而拉近彼此的社交關系。”
值得注意的是,受《幻獸帕魯》影響,此前將研發賽道更多聚焦在MOBA、RPG等類型上的游戲廠商,未來或許在發展方向上更多考慮“抓寵”賽道,以及如同該游戲般,將更多元素的玩法進行合理揉合,研發出更受玩家追捧的游戲。
據公開資料顯示,如今包括騰訊、百奧家庭互動在內的多家游戲廠商都計劃推出此類游戲。這意味著,未來或許將有更多的“抓寵游戲”出現在玩家面前。
下一篇:最后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