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奧斯卡被大公司利益和多疑心理驅使!據好萊塢媒體Variety當地時間30日報道,在奧斯卡主辦方宣布對本屆奧斯卡提名程序展開調查后,美國演員馬
“奧斯卡被大公司利益和多疑心理驅使!”據好萊塢媒體Variety當地時間30日報道,在奧斯卡主辦方宣布對本屆奧斯卡提名程序展開調查后,美國演員馬庫斯·馬龍對如今的奧斯卡做出如此評價。
安德麗婭主演的《致萊斯利》(To Leslie)是奧斯卡歷史上票房最低的提名電影,總票房剛超過2.7萬美元。在奧斯卡宣傳季,該片只進行過幾次點映,也并未花費太多公關費用,因此,安德麗婭被提名最佳女主角后,令該片一躍成為本屆奧斯卡最大黑馬。
BBC指出,潛在的奧斯卡提名者(或提名電影)往往會投入巨額宣傳資金,而安德麗婭今年能獲得提名更多依賴于來自大牌演員的支持。
眾多行業專家都認為,安德麗婭在《致萊斯利》的表現非常出色,令人難忘。提名公布前,包括詹妮弗·安妮斯頓、愛德華·諾頓、查理茲·塞隆在內的眾多好萊塢一線演員都曾公開稱贊安德麗婭的演技,同樣提名最佳女主角的“大魔王”凱特·布蘭切特也對安德麗婭贊不絕口。
然而,在多家美媒曝光該片導演邁克爾·莫里斯的妻子、美國演員瑪麗·麥克科馬克曾給眾多好萊塢一線明星發郵件,希望他們幫助宣傳這部電影后,質疑聲隨之而來。
麥克科馬克的做法并未違反奧斯卡規則,好萊塢一線演員們為安德麗婭點贊是否全部受到她的影響也暫不明確,但一些競爭對手認為《致萊斯利》團隊利用了學院漏洞來獲得認可。
此外,原本呼聲極高的黑人女演員丹妮爾·戴德維勒(憑借電影《提爾》)和維奧拉·戴維斯(《女王》)雙雙落選,也為安德麗婭帶來爭議。《提爾》的導演發帖表示,“我們的世界、行業,如此積極地維護白人女性,而延續著對黑人女性的厭惡。”
當地時間27日,學院發布聲明稱,正在“對活動程序進行審查,以確保提名以公平和合乎道德的方式進行”,該聲明并未直接點名安德麗婭,但美媒普遍認為,這是對涉《致萊斯利》相關爭議的回應。
Variety曾對奧斯卡官方發起的本次調查評價道,“圍繞奧斯卡誕生了一個行業,好萊塢各大公關公司和顧問因此賺得盆滿缽滿,而安德麗婭(提名女主的方式)可能已經危及到了該行業,這會讓她面臨重壓。”
當地時間30日,同樣出演了《致萊斯利》的美國演員馬庫斯·馬龍為安德麗婭發聲。馬庫斯在播客節目中直言,“很明顯,學院或其他什么垃圾機構已經決定調查安德麗婭為獲得奧斯卡提名而發起的‘草根運動(grassroots)’,我想,因為這威脅到了他們那套系統,在那套體系里,他們已經被那些大公司的(影視)工作室收買了。”
“畢竟,在之前的數月里,大影視公司花費數百萬美元給電影做宣傳、安排放映活動,安德麗婭卻只是通過幾個一線演員便得到了同行的幫助。學院的態度是,‘好吧,那我們得仔細看看了,事情不應該是這樣的。獨立電影人可不值得學院關注,除非我們了解它究竟是如何運作的。所以,我們將對此進行調查。’”
在馬庫斯看來,主辦方本次的調查是受“大公司利益和多疑心理”驅使。
此外,美國演員克里斯蒂娜·里奇公開支持安德麗婭。她發帖痛批奧斯卡,“憑借出色表演‘意外提名’(里奇本人注:意外是指她沒有為了獲得提名花費大量金錢)的安德麗婭要受到調查,這也太滑稽了。所以,只有那些能負擔得起宣傳費用的電影和演員才能獲得(奧斯卡)認可?如此精英主義又排外,坦白講,對我來說,這是開倒車。”
昨天,紐約時報也發文指出,幾十年來,奧斯卡一直是一項“血腥運動”,尤其是在其競爭過程演變成一個完整的行業后,它也衍生出了自己的規則——電影公司聘請大量顧問和戰略家,僅為商業雜志就創造了數百萬美元的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