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11月24日,奇聞事件從陸軍軍醫大學西南醫院獲悉,該院普通外科教授錢鋒近日為一名腹內長有脂肪肉瘤的患者實施了切除手術。據介紹,該患者體...
11月24日,奇聞事件從陸軍軍醫大學西南醫院獲悉,該院普通外科教授錢鋒近日為一名腹內長有脂肪肉瘤的患者實施了切除手術。據介紹,該患者體內切下的脂肪肉瘤重達46斤,是目前重慶已知的最重脂肪肉瘤。
今年10月,王柳前往西南醫院就診時,腹部已高高隆起。
35歲的王柳(化名)一直在全國各地打工,自認為身體一直很健康。去年5月,她覺得腹部有些脹痛,并摸到一個明顯的腫塊,但由于忙著照顧孩子,她一直沒去醫院就診。拖了兩個月,腫塊已明顯擴大,她才去家附近的醫院就診,被告知是脂肪瘤,需要減肥。之后,王柳積極減輕體重,但腫塊卻越來越大。今年10月下旬,當她來西南醫院就診時,腫塊已讓她的腹部高高隆起,猶如一個即將臨盆的孕婦。
“她入院時整個人都很消瘦,和她隆起的肚子形成鮮明對比,可以想象疾病已經對她造成了很大影響。”錢鋒回憶,檢查結果顯示,她腹部的腫瘤長約40厘米,整整占據了整個腹腔四分之三的空間,將肝腎脾胃等重要臟器都擠壓至一側,還包繞了人體最重要的下腔靜脈。“腫瘤巨大,邊界欠清,手術難度大。若首次手術不能完整切除偽包膜,術后復發率高。”錢鋒表示,完全切除腫瘤,是延長患者復發間期和延長患者生命的療效最確切的手段。
正因為腹膜后腫瘤位置深、重要臟器被推擠、周圍血管密集、解剖結構復雜、手術空間狹小,被外科醫生視作難以逾越的“生命禁區”,要切除長在這個部位的腫瘤,相當于在“生命禁區”里“排雷”。為保障“排雷”成功,普通外科會同泌尿外科、輸血科、麻醉科等科室對王柳進行了聯合會診,確定王柳腹部巨大的腫瘤為脂肪肉瘤,并決定通過剖腹探查的方式,幫助王柳清除腹內巨大的“定時炸彈”。
11月中旬,王柳被推上手術臺,拉開了這場由剖腹探查、腹膜后巨大腫瘤切除、降結腸部分切除吻合術等組成的手術序幕,手術由錢鋒教授主刀。“我們不能損傷附近的血管,腫瘤的上面是脾臟,前面是胃,邊上是結腸,下面是膀胱,內側又是腹主動脈和下腔靜脈,等于整個包裹在一起,一不小心就會危及生命。”錢鋒介紹,這個腫瘤“頂天立地”,涉及的血管、臟器尤其多,雖然術前做了充分準備,提前邀請泌尿科、麻醉科專家對她的輸尿管及腎動靜脈進行了充分保護,但為了避免術中出血,每一步操作都極盡細致。
最終,經過4個小時的手術,整個腫瘤被成功切下,包裹良好,僅有700毫升的創面滲血。術后稱重,整個脂肪肉瘤重達46斤。“利用手術切掉如此重的腫瘤,且成功保留了腹腔內重要的大器官,沒有損傷腹腔里的任何一條重要的血管,沒有任何一個器官結構需要修復,是損傷控制外科技術的演繹。”錢鋒說。術后,在西南醫院普通外科醫護人員的精心救治和照護下,王柳恢復得很快,目前已順利出院。
錢鋒提醒,雖然腹膜后脂肪肉瘤是一種并不多見的惡性腫瘤,卻是腹膜后腫瘤中最常見的。這種腫瘤具有一定的隱匿性,大多是發生在腹膜后部位,生長迅速,瘤體較大,質地較硬,40到60歲人群最為常見。“腹膜后脂肪肉瘤歸根到底是‘脂肪產生的腫瘤’,脂肪組織就是再次復發的潛在土壤,通常體積較大,一般為無痛性、逐漸長大的腫物,最常發生于腹膜后、腎周、腸系膜區。”錢鋒說,建議市民多留意自己的健康狀況,注重健康體檢,如有異常,請及時就醫。
下一篇:最后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