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近日,網傳多則聊天記錄截圖顯示,中山二院(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即中山大學附屬第二醫院)乳腺外科學生多人患癌,疑受實驗環境和試劑影...
近日,網傳多則聊天記錄截圖顯示,中山二院(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即中山大學附屬第二醫院)乳腺外科學生多人患癌,疑受實驗環境和試劑影響,并且流出多張疑似當事人信息截圖。此事迅速引發極大關注。
對此,中山二院黨委辦公室相關工作人員回復稱,相關信息不實。當記者趕赴醫院,涉事導師蘇士成仍正常坐診,其連說了三遍“完全是造謠”。11月8日凌晨,該院發布通報稱,近年在醫院乳腺腫瘤中心實驗室工作、學習過的人員中有3名罹患癌癥。該實驗室無在讀學生患癌,且“實驗室一直嚴格按照規范統一管理,對所有實驗人員都有開展實驗前安全和規范操作培訓”。
知名醫院團隊被曝多人患癌,的確是一個令人驚愕且痛心的消息。發生這樣的事件,公眾有同情,有疑慮,有追問是人之常情,且由于實驗研究工作的特殊性,人們將患癌與實驗環境、試劑產生聯想,也是一種合理推測。對此,醫院方既需要進行詳實、透明的信息公開和調查,也應考慮到患者和公眾的情緒,在感情上予以關切和慰撫。
只是,從中山二院的回應來看,先是否認稱消息不實,接著又在凌晨發布通報稱,確有三人患癌。如此前后抵觸的說辭,難免會讓人生出更多疑問:是不是因為輿論壓力才連夜發出通報?患癌三人確曾在醫院乳腺腫瘤中心實驗室學習工作過,患癌與實驗室或者試劑接觸到底有無因果關系?片面強調“實驗室一直嚴格管理,都有安全規范操作培訓”,就能撇清責任嗎?
在相關評論區,大部分網友對這份通報并不買賬,甚至出現了不少的質疑聲,比如為何三人都在2023年患癌,是巧合嗎?為何對第三名患乳腺癌進修人員隱沒信息?此前有傳言稱,該乳腺癌患者為男性。男性患乳腺癌概率不到1%,該傳言的真實性顯然要打個問號。但不得不說,中山二院通報中類似語焉不詳的模糊表述,給了傳言滋生的土壤,也導致了公眾更大的不信任。
患癌是否和醫學實驗室有關聯,需要嚴謹、專業的醫學調查和驗證。我們也呼吁公眾秉持實事求是、科學理性的態度探求真相與公道。但在調查尚未開展、結果未出之前,醫院就急于辟謠或試圖與之撇清關系,反而給人一種不夠負責的觀感。信息回應需要及時、公開、真實,不能藏著捂著,否則可能會陷入“越描越黑”的怪圈。
而不管患癌與實驗環境有沒有關系,對曾經的學生、工作人員,醫院都應該保持基本的人文關懷和情感溫度,這也是一家知名醫院應有的醫德理念。網傳圖片顯示,罹患胰腺癌的黃某,在患病后被導師移出群聊。此事雖尚待證實,但從醫院的幾次回應來看,冷冰冰的“消息不實”和官方通報,也少了些應有的“人情味”。
事實上,不管是對真相的調查態度,還是對患者的情感態度,都應該拿出醫院應有的水準。當務之急是對公眾集中的疑點,作出進一步的調查說明。同時,為避免醫院自查自說自話,主管部門和第三方權威機構不妨盡早介入調查,廓清事實,還原真相,及時回應公眾關切。
上一篇:男子從高層撒落大量現金 警方回應
下一篇:最后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