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近日,一名90后女律師,因多次盜竊超市內在售盒飯、蛋糕等食物而獲刑。盜竊物品共價值人民幣1800余元。女律師偷30余次盒飯獲刑此消息一經報
近日,一名90后女律師,因多次盜竊超市內在售盒飯、蛋糕等食物而獲刑。盜竊物品共價值人民幣1800余元。女律師偷30余次盒飯獲刑此消息一經報道,便引來全網吃瓜群眾的廣泛關注和熱議。在人們的傳統印象里,律師是法律工作者,是正義的化身。取得律師資格的首要條件,就是要通過國家司法考試。女律師偷30余次盒飯獲刑,對于律師而言,法律早就應該內化于心。像這位90后律師的知法犯法行為,的確很詭異,令人匪夷所思。眾所周知,律師是社會中收入相對比較可觀的職業。不至于連日常的食物開銷費用都沒有,更不可能去偷盜價值低廉的食物。
90后女律師多次在超市盜竊盒飯、蛋糕被判緩刑
劉某(女)是河北人,生于1992年,大學文化。案發時在北京從事律師職業。女律師偷30余次盒飯獲刑!
中國裁判文書網的生效判決顯示:2020年9月8日,因涉嫌犯盜竊罪,劉某被刑事拘留,次日被取保候審。
北京市朝陽區檢察院指控并經北京市朝陽區法院審理查明,被告人劉某于2020年5月至2020年9月間,在北京某超市內,利用自主結賬設備,以不結賬、少結賬的方式,先后30余次盜竊超市內在售盒飯、蛋糕等商品,共計價值人民幣1800余元。
被告人之后被抓獲歸案。已賠償被害單位經濟損失并取得諒解,已簽署《認罪認罰具結書》。
公訴機關認為,被告人劉某以非法占有為目的,多次盜竊公私財物,其行為已構成盜竊罪。鑒于被告人認罪認罰,已賠償被害單位經濟損失并取得諒解,可從輕處罰,建議判處被告人劉某拘役五個月,并處罰金,可適用緩刑。
被告人劉某對指控事實、罪名及量刑建議沒有異議且已簽字具結,在開庭審理過程中亦無異議。
北京市朝陽區法院認為,公訴機關指控被告人劉某犯盜竊罪的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指控的罪名成立,量刑建議適當,應予采納。
2021年7月7日,北京市朝陽區法院一審以盜竊罪,判處劉某拘役五個月,緩刑五個月,罰金人民幣三千元。
一審宣判后,劉某未上訴,一審判決生效。
兩年后司法局收到判決書,依法吊銷當事律師執業證書
9月5日下午,華商報大風新聞記者從北京市司法局官網看到,近日,北京市司法局在收到劉某的判決書后,依法對其作出了行政處罰。
處罰書指出,2023年7月5日,北京市司法局收到北京市人民檢察院轉來的北京市朝陽區人民法院刑事判決書。該局于2023年7月20日立案調查。
2023年7月21日,北京市司法局執法人員對劉某進行調查核實,并于當日向其送達了北京市司法局行政處罰事先告知書,告知其依法享有陳述、申辯和要求聽證的權利。劉某明確表示不陳述、不申辯,不要求聽證。法定期限內,北京市司法局未收到劉某要求聽證的材料。女律師偷30余次盒飯獲刑!
處罰書稱,根據判決書認定,劉某因犯盜竊罪被北京市朝陽區法院判處拘役五個月,緩刑五個月,罰金人民幣三千元。法定上訴期內,劉某未提起上訴。判決現已生效。
北京市司法局認為,劉某因故意犯罪受到刑事處罰,屬于《律師法》第四十九條第二款規定的情形。近日,經該局負責人集體討論研究,決定給予劉某吊銷律師執業證書的行政處罰。
律師說法:受到刑事處罰的人,終身不得從事律師職業
對于北京市司法局的行政處罰,劉某是否會提起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
9月5日下午,記者聯系上了劉某所在的北京某律師事務所。相關人員稱,了解此事沒有意義,建議記者不要關注,更不要“炒作”。
北京市京師律師事務所律師鐘蘭安介紹,無犯罪記錄是從事律師職業的門檻之一。我國《律師法》第七條明確規定,受過刑事處罰的人(過失犯罪除外)不予頒發律師執業證書。
鐘蘭安稱,實踐中,某個人申請成為實習律師的時候,需要開具無犯罪證明;申請成為執業律師的時候,還需要開具無犯罪證明。這一切,都是為了保證從事律師職業的人“品行良好”。
另外,《律師法》還規定,被吊銷過律師執業證書的人也不能頒發律師執業證書。“也就是說,律師被吊銷執業證書后就不能重新考律師,一輩子不能從事律師職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