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據日本共同社報道,當地時間8月22日,日本政府舉行相關閣僚會議后宣布,將于8月24日正式啟動福島核污染水排海。當天,日本東京電力公司表示
據日本共同社報道,當地時間8月22日,日本政府舉行相關閣僚會議后宣布,將于8月24日正式啟動福島核污染水排海。當天,日本東京電力公司表示,已著手核污染水排海作業。
核污染水排海計劃引發多方擔憂和反對。日本民眾自發組織抗議,包括中國、韓國等在內的國家已多次表達反對和擔憂。
8月22日,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在主持例行記者會時表示,日本政府不顧國際社會嚴重關切和堅決反對,執意宣布將于8月24日啟動福島核污染水排海,中方嚴重關切并強烈反對,已向日方提出嚴正交涉。
專家表示,目前阻止日本核污染水排海計劃實施的可能性并不大。但是隨著國際社會施壓,未來依然有相當機會終止這一計劃,并將核污染水排海的損害降低。
【啟動】東電已經準備開始排放排海至少要持續30年
據日本廣播協會電視臺NHK報道,在當地時間8月22日上午10時召開的相關閣僚會議上,日本政府正式決定最早從24日開始啟動福島核污染水排海。
自福島核事故發生以來,累計收集核污染水已達到130多萬噸。當地時間8月22日,日本東京電力公司稱,已啟動福島第一核電站核污染水排放入海的準備作業,開始將儲存罐中儲存的、準備最開始排放的“處理水”轉移到排放管道。
東京電力公司在記者會上表示,福島第一核電站核污染水排海將分兩個階段實施。第一階段,從22日起會先將部分核污染水稀釋之后儲存在上流水槽,確認其中的氚濃度之后,實施第二階段排放計劃,也就是從8月24日起連續排放。
根據日本的排海計劃,福島核污染水的排海至少要持續30年。
【后果】核污染水給全人類健康帶來長期且嚴重的危害
專家稱,日本啟動排海將帶來不可估量的影響。
大連海事大學法學院教授、黃渤海研究院院長張晏瑲告訴記者,首先影響的就是周邊國家和地區,比如中國、韓國、俄羅斯以及太平洋島國等。這些國家與日本距離近,隨著洋流運動,核污染水很快會擴散到這些國家的周邊海域。這對其他國家也會造成直接和間接的影響。隨著核污染水逐步擴散,也勢必會造成對全球范圍的影響。
其次,對于以漁業為主要生活來源的民眾來說,核污染水排海影響巨大,可能會使其失去經濟來源。同時,隨著對食品行業、保健品行業、化妝品行業、旅游業等的逐步影響,經濟衰退風險增大,失業率上升,會直接影響民眾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質量。
另外,從生物和醫學角度來看,大量含放射性氚和其他放射性元素的核污染水長時間排入大海,將給全人類的健康帶來長期且嚴重的危害。這些可預見的后果也會造成較大范圍內民眾的恐慌,帶來社會不安定因素。
【反對】民眾憂心拉低岸田支持率國際社會持續表達強烈不滿
日本共同社8月19日至20日最新完成的日本全國電話輿論調查結果顯示,多達88.1%的日本受訪民眾擔心,福島核污染水排海很大程度將導致日本形象受損,岸田文雄本人的不支持率上升至50%,是去年以來最高水平。
《朝日新聞》同期進行的民調顯示,岸田文雄內閣的支持率下降至33%(前7個月為37%),這是自2021年10月內閣組建以來的最低水平,自民黨內部危機感正在蔓延。
國際社會也紛紛敦促日本政府正視各方合理關切,切實履行國際義務,接受國際監督,不得擅自啟動核污染水排海。
8月22日,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在主持例行記者會時表示,日本政府不顧國際社會嚴重關切和堅決反對,執意宣布將于8月24日啟動福島核污染水排海,公然向全世界轉嫁核污染風險,將一己私利凌駕于全人類長遠福祉之上,此舉極端自私,極不負責任。中方嚴重關切并強烈反對,已向日方提出嚴正交涉。
香港特區政府決定自8月24日開始,禁止源自東京、福島、千葉、栃木、茨城、群馬、宮城、新潟、長野和埼玉10個都、縣的水產品進口,包括所有活生、冷凍、冷藏、干制或以其他方式保存的水產品、海鹽,以及未經加工或經加工的海藻。
澳門特區政府宣布:為保障澳門的食品安全和居民健康,特區政府將采取必要的措施,從2023年8月24日起禁止進口源自福島縣、千葉縣、栃木縣、茨城縣、群馬縣、宮城縣、新潟縣、長野縣、埼玉縣及東京都共10個都、縣的鮮活食品、動物源性食品、海鹽及海藻,包括蔬菜、水果、奶及奶制品、水產及水產制品、肉類及其制品、禽蛋等。
韓國反對派政界人士也擔心韓國水域可能會受到核污染水排放的影響,指責韓國總統尹錫悅忽視了健康風險而修復與日本的外交關系。主要反對黨共同民主黨發言人康善宇說:“尹錫悅政府對日本向大海傾倒核污染水的行為視而不見。”【前瞻】能否叫停排海計劃可能性還有待觀察
岸田文雄曾辯稱,福島核污水排海是唯一選擇。事實上并非如此,最初商討核污染水處置方案時,日本經濟產業省曾提出5種處置方案,包括地層注入、排入海洋、蒸汽釋放、氫氣釋放和地下掩埋。2020年2月,日本經濟產業省組織的專家委員會提交報告書,認為“最實際的解決方法”是將核污染水稀釋排放入?;蛘舭l排入大氣。最終,日本政府選擇將稀釋過的核污染水排放入海。日本政府清楚,替代方案是有的,但最終選擇排放入海這一成本更低的方案。
隨著日本政府敲定24日排海日期,訴諸法律叫停排海計劃是否仍然可行,以及研究人員能否說服中斷今年夏季的核污染水排海事宜,仍有待觀察。
張晏瑲認為,目前來看,由于距離24日僅有2天時間,通過外交或者政治手段阻止日本核污染水排海計劃實施的可能性并不大。但是從日本披露的核污染水排海計劃來看,該計劃實施時間將一直持續到2050年左右,此后隨著我國以及國際社會在外交、政治、法律層面施壓,以及日本官方和民間力量的一些改變,依然有相當機會終止這一計劃,并將核污染水排海的損害降低。
“毫無疑問,核污染水排海行為充分說明了日本政府不僅在逃避責任,還缺乏對全人類共同利益的考量。而對于國際社會來說,岸田內閣對核污染水排海計劃的大力推動,毫無疑問會損害日本的國家形象。”張晏瑲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