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一位特斯拉中國區分析師發文透露:全新Model 3結束試生產階段,開始進行產生提升了個和壓力測試,九月初預計能實現每天生產1200臺左右;并
一位特斯拉中國區分析師發文透露:
全新Model 3結束試生產階段,開始進行產生提升了個和壓力測試,九月初預計能實現每天生產1200臺左右;并且新款Model 3或將采用“全視系輔助駕駛”系統,車輛將取消所有的雷達傳感器。
參考下圖:
內容的大意為:
新款Model 3看起來非常有吸引力,比Model S更好看,尤其是新的大燈;其次則是前面講到的內容,以及HW3.5硬件方案而非HW4.0,并明確講到雷達的移除。只不過這也只是分析師的觀點,之前還有分析師講到全新Model 3會采用4D毫米波雷達,也就是怎么說的都有,現在根本沒有準確的信息。但是這位分析師的觀點更有說服力,因為特斯拉之前就講過要搞“全視系輔助駕駛”,說白了就是只用攝像頭而不用任何雷達傳感器;不用雷達自然能降低車輛的制造成本,所以新款車的售價低至20萬左右是很有可能的設定。
目前特斯拉Model 3后驅版的起售價已經降至23.19萬元,并且還有8000元的保險補貼,這就等于直接優惠了八千,實際起售價不足22.5萬元;新款進一步調價的可能性當然會很大,而且Model 3確實有必要調價。因為這臺車并沒有多少亮點了,車身電池一體化的技術已經有多家車企掌握并應用,后置后驅和雙電機四驅是中端轎車的常規方案,目前使用后置后驅平臺的純電動國產中大型轎車的起售價已經不足15萬元,Model 3顯然有相當一部分的品牌溢價。
可是特斯拉的品牌力似乎沒有之前那么強了,那么適當的提升產品性價比自然很有必要。
全視系輔助駕駛系統可靠嗎?
目前還無法下定論,只是理論層面會顯得不那么可靠。
攝像頭的進光量是有限的,一旦攝像頭遇到強光源,比如對向車道的車輛遠光燈,或者朝向車頭照射的監控攝像頭的強光燈,此時不只是人的眼睛看不清楚道路、攝像頭同樣看不清楚。而且城市路段的光污染是比較嚴重的,各種玻璃幕墻、路燈、霓虹燈都有可能影響攝像頭的信息采集;這也是為什么學習駕駛需要對聽力有要求的原因,只能看到總有看不清楚的時候,這是會影響行車安全的。
當然不排除特斯拉有技術手段來解決這個問題,但有雷達顯然更穩妥。
攝像頭就像眼睛,雷達就像聽覺。
毫米波通過發射機電磁波尋找障礙物,只不過普通的毫米波雷達無法實現對障礙物的三維偵測和描繪,所謂無法實現真正智能的分析與駕駛,只能執行簡單的識別、制動、加速;所以還需要激光雷達,這種采用激光束的雷達可以三維的描繪出障礙物的樣子并進行分析,可以更細膩的決定車輛的操作,有了激光雷達就有了智能駕駛。
至于超聲波雷達倒是無所謂,這種雷達用的是機械波,偵測距離近、制造成本低,主要用于倒車;其實只要有全景影像也就無所謂超聲波雷達了,所以Model 3新款大概率會取消所有超聲波雷達,其他車輛堆疊超聲波雷達也主要是噱頭。
綜上所述,全視系輔助駕駛系統總不是很令人安心,有毫米波雷達和超聲波雷達的應用絕對會帶來提升;但如果Model 3的價格確實足夠低,沒有雷達倒是也能接受。只是這臺車的價格一旦低于20萬,中端轎車的格局又要變了,接近三十萬的Model 3會有很多缺點,低于二十萬的Model 3對于大多數合資汽車用戶而言那就會“很香”了。
所以新款Model 3也是對自主品牌同級車的挑戰,特斯拉也許會掀起第二輪價格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