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最近,在韓國社交媒體上,中國的食品辣條引起了廣泛討論。這種叫做辣條的中國零食在韓國非常流行,許多人在YouTube和TikTok上分享吃辣條的
最近,在韓國社交媒體上,中國的食品辣條引起了廣泛討論。這種叫做辣條的中國零食在韓國非常流行,許多人在YouTube和TikTok上分享吃辣條的視頻,不過相關衛生和是否健康也成為熱門討論的話題。
“辣條一哥”衛龍(9985.hk)去年底登陸資本市場,近年來,隨著健康食飲理念越來越深入人心,衛龍先后推出魔芋爽、風吃海帶等爆品,已帶動其辣味蔬菜制品成長為第二曲線,銷售額及占比不斷攀升。2019-2022年其蔬菜制品收入增速CAGR達到36.55%,在總收入中的占比由20%快速提升至36.6%。
此外,2022年7月衛龍參與制定的針對辣條的行業標準《調味面制品(QB/T5729-2022)》正式公布,對調味面制品的定義、原料要求、污染物限量等做了明確規定,并要求辣條生產應減鹽、減油,做“健康辣條”。該標準終結了辣條缺乏全國性統一食品安全標準的歷史,也有助于打消市場對于辣條健康方面的顧慮。
對此興業證券研報指出,新標準的頒布提高了行業準入門檻,有利于行業長期健康發展,頭部企業在標準化、規范化經營方面提前布局,先發優勢有望加固護城河。并且,我國辣味休閑食品市場集中度較低,2021年CR5僅為11.5%,細分市場中,調味面制品及蔬菜制品CR5為19.3%和19.2%。未來相對分散的市場份額有望在行業進入規范發展期后進一步集中,預計頭部企業將優先受益。
天眼查App顯示,目前我國辣條相關專利申請有370項,包括“辣條機辣條表皮破口裝置”“ 辣條(香辣蝦)”“一種辣條真空包裝機”等,申請人包括食品公司、機械公司、大學等,其中申請最早的辣條相關專利為“麻辣條包裝袋”,申請時間為2006年6月,目前該專利已失效。所有辣條相關專利申請中,150余項為發明專利、130余項為實用新型專利、70余項為外觀專利。目前,共有160余項辣條相關專利獲得授權。
此外,天眼查數據顯示,我國現存2800余家辣條相關企業(名稱或經營范圍含“調味面制品、辣條”,且狀態為在業、存續、遷入、遷出),其中陜西有920家,位居第一,河南、寧夏分別有457家、378家,分列第二、第三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