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據不完全統計,近1年已有5名機車網紅車禍身亡。幾條鮮活生命的逝去,不僅給當事人家屬和朋友帶來了嚴重的傷害,對整個社會而言也是一個沉痛
據不完全統計,近1年已有5名機車網紅車禍身亡。幾條鮮活生命的逝去,不僅給當事人家屬和朋友帶來了嚴重的傷害,對整個社會而言也是一個沉痛的警示。
又有年輕騎手離世!
據媒體報道,4月13日,在云南昆明,一名16歲女孩駕駛摩托車載21歲女生撞上花臺,兩人現場搶救無效去世。
近半年,全國各地發生多起摩托車交通事故,其中一些當事人還是小有名氣的網紅。4月9日,寧夏“00后”男網紅馬若松騎摩托車時遭遇車禍身亡;1月5日,重慶摩托車相撞事故致4人死亡,其中包含在抖音有40萬名粉絲的“莊慕卿”;2022年10月7日,機車女網紅“小魚愛吃魚”也遭遇事故不幸身亡。
網紅騎手事故頻發的背后,是摩托車市場的快速增長。根據某電商平臺的統計,2022年摩托車在平臺的交易額超過百億元。同時,公安部的數據顯示,2022年全國新注冊登記摩托車1130萬輛,同比增長12%。全國新注冊登記摩托車數量在近三年多的時間里保持著快速增長。
一方面,從2019年起,摩托車相關政策有所放松,免稅免檢等規定在一定程度上帶動了摩托車銷量回升。另一方面,公共交通在過去三年里因疫情受到較大影響,一些上班族也開始選擇騎摩托通勤。
摩托車雖然是一種交通載具,但在國內外都發展出了獨特的摩托車文化,愛好者眾多。“跑山”“摩旅”更是成為摩托車愛好者的一種生活方式。當然,也有一些年輕人追求“速度與激情”,或是將摩托車當作一種新的社交貨幣。
這也讓摩托車成為了各個平臺的流量密碼。在短視頻平臺抖音上,話題“摩托車”的播放量達到809.8億次;而在女性用戶為主的小紅書上,關于摩托車的筆記也多達107萬篇。與此同時,許多摩托車愛好者在這股熱潮中成為網紅,也有其他領域的網紅靠摩托車來吸睛漲粉。
但在諸多網紅的摩托車騎行視頻中,卻出現了各式各樣的“危險騎行”,例如超速行駛、逆行越線、未佩戴頭盔及其他防護裝備、在鬧市炸街或是在禁摩路段行駛等等。
在近日云南這起事故中,根據知情人的說法,這名16歲的女生并未取得機動車駕駛證,且所騎摩托也是從他人處借得。有網友此前曾在女孩賬號留言“危險”,卻遭女孩反懟。1月發生的重慶隧道摩托車相撞事故,也是因其中一輛摩托車逆行駕駛所致。
騎行摩托車被稱為“肉包鐵”,在遭遇車禍時,騎手往往有著更高的傷亡風險。裝備齊全、資歷深厚的摩托車騎手都無法保證能完全避開事故。但在網紅風潮的裹挾下,如何穿得更吸睛、拍出更炫酷的視頻,變成一些騎行新手更關注的事情。
但無論騎行是純粹愛好,還是為吸引流量,都不應該以自己和他人的生命為代價。遵守規則、安全駕駛不僅是為自己負責,更是為他人的生命負責。
在摩托車用戶快速增長的背景下,做好市場引導與規范顯得迫在眉睫。相關部門要加大對違法改裝、危險駕駛行為的處罰力度,加強對摩托車改裝服務企業的監管力度。各大視頻社交平臺應承擔起社會責任,針對摩托車相關內容作出合理引導,加上風險提示、降低相關內容的曝光量。同時,也要加強校園交通安全教育,提升青少年的道路安全意識。